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201*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111

《201*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发布

201*年12月2日,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在京发布《201*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对全国慈善信息披露状况进行年度梳理和分析。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对全国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慈善组织开展了慈善信息披露现状抽样调查,抽样样本为99家;然后通过建立包括4项一级指标,37项二级指标,满分5分制的透明慈善指数,全面评估慈善组织的信息透明度。报告中对目前慈善信息披露的现状予以较完整的呈现,例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全国有25%的慈善组织信息透明度较高,其中组织基本信息公开透明度最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则最低。各类慈善组织中,基金会信息披露相对较好。另外,慈善信息透明度与慈善组织的规模和地域也有一定关系,全国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情况要好于地方慈善组织,东部慈善组织要好于中西部慈善组织。根据“信息透明指数”来衡量,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等组织慈善信息披露状况较好。

与去年相比,今年我国的慈善信息披露状况有所好转。慈善透明意识明显上升,96%的受调查组织认为信息披露很重要,54%的受调查公众表示很关注慈善信息披露。同时,慈善组织在某些信息披露方面也比去年做的更好,例如以公募慈善组织做对比发现,201*年抽样调研的公墓组织机构章程披露为90%,而201*年则为100%。

然而我们也看到,我国慈善组织的慈善信息披露现状,既无法满足国内外广大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慈善信息需要,也与慈善组织对信息披露认知完全脱节。在线调查显示,分别有79%和73%的公众希望了解慈善组织的业务活动信息和财务信息,而慈善组织信息披露实际情况与公众的期望不符,财务信息透明指数最低,为1.52,业务活动信息透明指数为2.43。慈善组织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3%的组织没有在慈善信息发布时提前征求捐赠人和受益人的意见。在社会公众网络随机调查中发现,接受调查的近九成公众表示对慈善信息公开不满意。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目前,整个慈善行业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和公共信息披露平台,慈善组织缺乏信息披露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同时慈善组织很少对信息披露的效果进行评估,也缺乏信息披露的动力。

针对以上问题,本报告建议。在政策环境上,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统一慈善信息披露标准;在行业制度建设上,建立全国慈善信息报送制度,打造慈善行业的公共信息平台,完善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在组织发展上,加强对慈善组织信息披露能力的培训,建立慈善信息披露评估与奖励机制。

慈善信息披露问题,事关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慈善事业的整体效率。慈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会促进整个慈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行业透明度、公信力的增强。信息公开透明可以保障捐赠者和受赠者合法权益,保护公众参与慈善活动积极性,从而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为一家全国性的慈善信息中心,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自201*年成立以来,就以行业自律为目标,以建立透明、高效、及时回应社会需求的中国慈善界为愿景,致力于推动我国慈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率先制订我国捐助信息统计标准,搭建全国性慈善行业信息披露与传播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推动我国慈善信息公开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未完,全文共34513字,当前显示135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