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当代文学史 重点
※1、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为标志。※3、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4、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5、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6、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的创造社,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7、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8、《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原题为《旧事重提》。※9、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10、闻一多诗论的核心是讲究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11、王安忆发表于1986年的被合称为“三恋”的《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12、茅盾《子夜》标志现代长篇小说成熟,人物: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冯云卿、林佩瑶。
※13、巴金。初期《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初步显示巴金小说善于描写家庭题材以及作品充满激情的特点。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创作达到成熟和高峰境地。后期优秀作品《寒夜》。
1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
1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终身大事》。
16、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17、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18、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19、1918年,鲁迅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0、鲁迅前期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强烈赞扬和介绍了浪漫主义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21、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重要思想。
22、进化论是鲁迅早期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思想武器。
23、鲁迅在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了左联,并任常务委员。
24、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其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25、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主要表现两类人物,分别是农民和知识分子26、《故事新编》中共收人历史小说八篇。
27、鲁迅杂文创作始于1918年在《新青年》上写“随感录”。
28、鲁迅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指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
29、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是《野草》。它在艺术上主要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
30、闻一多是前期新月诗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
31、闻一多的新诗集只有两部。《死水》和《红烛》。
二、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周作人等,是“五四”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宣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指1921年1月由沈雁冰接编并发表《改革宣言》后的《小说月报》,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代用机关报)。※2、创造社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重要的浪漫主义社团,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的“内心要求”。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洪水》、《创造日》等十余种刊物。以1925年的五卅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3、乡土写实小说派
1923年左右受鲁迅小说影响,文学研究会、未名社、语丝社的一些作家创作的乡土小说。
(未完,全文共8525字,当前显示14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