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西南政法大学校内奖励办法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方案

(试行)

为进一步提高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激发研究生教育的活力,保持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和奖助体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完善资助体系,保证生源质量,改善生源结构,提高培养水平”的总体思路,统筹配置教育资源,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全面激发研究生教育的活力,促进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设计,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使用国家财政拨付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导师科研经费资助和其他有关资金,构建有利于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的培养机制和资助体系。

1

坚持研究生培养规律,促进质量提升。立足研究生教育的特点,遵循研究生成长成才规律,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待遇。

坚持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充分调动学院和学科的积极性,充分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确保顺利实施。

二、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后的奖助学金体系由奖学和助学两部分九项基本制度共同组成。助学制度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助研、助管、助教“三助”津贴、国家助学贷款以及经济困难研究生补助等四项;奖学制度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研究生科研奖励、在读研究生出国留学奖学金以及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等五项。

(一)健全研究生助学制度

1.实施国家助学金制度。从2014年秋学期起,将学校现有的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范围为“非定向就业”录取类别的全日制研究生。博士生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2000元,硕士生资助标准每生每年6000元,按月发放。

2.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以下简称“三助”)岗位津贴资助力度。学校统筹利用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遵循按需设岗、择优聘用、严格考核的原则,面向在读全日制研究生,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

2

具有较强服务意识的研究生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提供“三助”津贴。学校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对研究生培养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开展自主研究。硕士研究生的“三助”岗位津贴每月不高于700元,博士研究生的“三助”岗位津贴每月不高于1000元,临时“三助”津贴可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三助岗位”津贴每学期按5个月发放,如不满月标准工作量,则按实际完成比例发放。

3.完善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依据《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规范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申请程序,优化贷款偿还流程,确保符合条件的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并及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4.实施经济困难研究生补助制度。针对研究生经济困难的情况,实施特困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和缓交”,用于帮助研究生解决暂时性、临时性困难。特困补助每学年实施一次,人数不多于研究生总人数的10%,补助标准为500元/人;临时困难补助为一次性发放,补助标准为500元、1000元、2000元三个等级;同时,开辟学费减缓与免交的绿色通道,确保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优秀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完善奖学金制度


(未完,全文共13148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