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病理生理学重点整理

第二章疾病概论

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2.亚健康: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3.疾病: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4.病因(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5.诱因: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非特异性)6.危险因素:与某个疾病明显相关,但分不清是原因还是条件.

7.脑死亡一般应该符合以下标准:①自主呼吸停止②不可逆性深昏迷和大脑全无反应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血清na浓度正常范围130-150mmol/l;每天饮食摄入100-200mmol2.水钠代谢(休克程度及发生难易:低渗>等渗>高渗)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原因机制:肾内或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理不当,如只给水,不给电解质平衡液.(等渗或高渗液丢失)①经肾丢失:长期服用高效利尿药;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实质性疾病;肾小管酸中毒②肾外丢失:经消化道丢失;液体在第三间隙聚积;经皮肤丢失.

机体影响: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口干不欲饮);有明显失水体征,皮肤弹性减退

防治:补钠液为主(张力液).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易引起失液性休克原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抗利尿激素(adh)反射性分泌减少,尿量无明显减少;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150mmol/l,渗透压>310mmol/l.主要环节: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以细胞内液失水为主

原因机制:①饮水不足:昏迷、极度衰竭的病人;口腔、咽喉、食道疾患;水源断绝②失水过多:经肺(癔病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引起的过度通气)和皮肤(高热、大量出汗、甲亢等)不感性蒸发增多;经肾丢失:尿崩症;丢失低渗液(经皮肤、经消化道).

机体影响:口渴;细胞外液含量减少(汗腺功能下降“脱水热”);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细胞脱水引起代谢障碍:酸中毒、氮质血症、脱水热;脑细胞脱水出现功能障碍;血液浓缩:血容量下降,反射性引起醛固酮增多防治:适当补na补k;补充体内缺少的水分

*等渗性脱水:钠水成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在正常范围.可见于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抽放胸、腹水等.①因首先丢失细胞外液,且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对细胞内液影响不大.②循环血量减少,ald(醛固酮)和adh分泌增加;兼有低渗性、高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如不予处理,通过皮肤、肺不断蒸发---高渗性脱水;如果仅补水,未补钠---低渗性脱水

3.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一般指细胞外液.如水肿发生于体腔内,则称之为积水,如心包积水、胸腔积水、腹腔积水、脑积水等.

漏出液:水肿液比重低于1.015,蛋白质含量低于2.5g%,细胞数少于500/100ml.渗出液:水肿液比重低于1.018,蛋白质含量可达3-5g%,可见多数白细胞.


(未完,全文共26330字,当前显示143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