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健全考核机制 提升管理水平

考核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见于《书.爵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陡幽明”。秦“考绩”、汉“考课”、唐“四善”、宋“磨勘”、明“考满”,历朝历代,一般都有考核制度并不断完善发展。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就是在借鉴古今中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政府机关工作特点而建立起来的。作为人事管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功能越来越完善。自1994年我市推行公务员考核制度以来,考核机制总体上运行良好。通过创新考核思路、完善考核方法、规范考核程序、兑现考核结果,为提升公务员管理水平、正确开展奖惩、科学评议评价、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了基础性依据,考核制度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据统计,2005至2007年度,全市政府口科以下公务员(不含乡镇、街道和公安系统),共评定优秀等次2642人次、基本称职9人次、不称职12人次。从近几年我市公务员考核的工作实践看,虽然公务员考核工作取得了积极效应,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考核功能的充分发挥。

重视程度不够,平时考核难落实。公务员考核是公务员管理工作的基础。但个别单位对公务员考核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领导不真抓实管,定位“软指标”,落实“走过场”,突出的表现是重年度考核、轻平时考核。平时考核作为公务员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不落实、检查不及时、挂钩不到位,使得公务员年度考核缺乏科学可靠的依据,也难以得出客观公正的考核结果。

考核标准笼统,工作落实难操作。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内容总体上定性多、定量少,看似全面,实则笼统。由于公务员职位分类还没有完全到位,各地各单位在具体执行中,考核要素设置也很难做到与职位要求、岗位职责、职务级别紧密结合、因事制宜,考核要素分解缺乏针对性,实绩不突出,往往是用统一的指标对所有的干部进行考核,习惯于把人与人进行比较,而不是把人和工作标准进行比较。两个情况相差不大的公务员,很难分出优劣。

考核方法简单,考核结果难准确。目前的考核方法,一般采用的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考核结果为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但由于一些地方和单位不重视考核方法的选择和把握,简单化操作,只在年终考核时,或按照“比例式”分配评优指标,或运用“打分法”测评工作优劣,或采取“票决制”区分考核等次,不看工作好坏,不重平时表现,考核结果不公平,考核等次拉不开,直接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不但达不到荐优去劣的作用,反而会使公务员队伍产生惰性、降低士气和工作效率。

民主流于形式,轮流坐庄难杜绝。集中表现在个别单位对考核不重视,没有下力气认真组织宣传群众,考核过程欠公开民主;群众测评走过场,“高呼低应”不分析,“低呼高应”不否定,甚至根本不把民主测评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搞纯粹的形式主义;部分公务员个人对考核也是“冷眼旁观”,或消极参与,或“好人主义”,结果是测评“你好我好大家好”,评优“皇帝轮流做,利益要均沾”。再者就是,现在各级对科及科以下干部考核普遍比较重视,对县以上干部却抓得不紧不实,这种“考兵不考官、严兵不严官”的现象,客观上也造成了考核的不公平性。


(未完,全文共4784字,当前显示133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