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第十讲 危机的觉察与干预

第十章危机的觉察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电话:85168030

邮箱:xljkjyk@163.com内容介绍

第一节危机及其理论一、危机及其特征二、危机历程与觉察

三、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第二节大学生的危机表现一、大学生危机的特点二、大学生常见的危机

三、大学生危机发生后的反应第三节危机干预一、危机干预的模式

二、危机干预的自我支持技术三、危机干预的专业协助第四节自杀干预一、自杀及其原因

二、自杀人群的基本特征三、自杀干预措施

第一节危机及其理论一、危机及其特征

危机(crisis)是指转折点,即在事件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曲折变化点。转折点既可以是事情的突然改进,也可能是突然变坏。

米斯科维斯(2008)认为危机是个体因为在物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重大改变而导致的心理长时间失去平衡的一种状态。

。危机具有两面性:危险和机遇

。如果危机严重威胁到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其家庭的其他成员,而个体又无法找到合适的

解决办法,就有可能导致个体精神崩溃甚至自杀,这种危机是危险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危机阶段及时得到适当有效的治疗性干预,往往不仅会防止危机的进

一步发展,而且可以帮助个体学到新的应对技巧,从而使个体心理恢复平衡。

二、危机历程与觉察

一般来说,危机的发展要经历以下五个时期。

①前危机期。个体处于平衡状态,能够应付日常生活的应激事件。

②冲击期。高强度生活事件发生前的几个小时,表现为不合理思维,焦虑、惊恐,个别人出现意识不清。

③危机期。冲击期的表现持续下来,表现为不能解决面临的困难,退缩,否认问题的存在,将其合理化,或者形成不适当的投射。

④适应期。用积极的办法接受现实,成功地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我评价上升,社会功能恢复。

⑤危机后期。有些人变得更成熟,获得更多的积极应对技巧;有些人则出现人格改变或表现出敌意、抑郁、滥用酒精药物和食物、神经症、精神病或慢性躯体不适,甚至有可能自杀第一节危机及其理论三、危机的有关理论

(一)基本危机理论

林德曼(1944)提出基本危机理论,他认为悲哀的行为是正常的、暂时的,并且可通过短期危机干预技术进行治疗。

而这种“正常”的悲哀行为反应包括:①总是想起死去的亲人;

②认同于死去的亲人;③表现出内疚和敌意;

④日常生活出现某种程度的紊乱;⑤某些躯体症状的诉述

(二)扩展危机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获得进入个体无意识思想和过去情绪经历的路径,可以理解伴随危机的不平衡状态。关于为什么一个事件发展成为危机,心理分析理论假设某些儿童早期的固着可以作为主要的解释。

系统理论主要基于人与人、人与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而不怎么强调处于危机中的个体的内部反应。系统论的基本概念可以类比为“对一个生态系统,所有的要素都相互关联。而且在任何相互关联水平上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改变”。

适应理论认为,适应不良行为、消极的思想和损害性的防御机制对个体的危机起维持的作用。该理论假设,当适应不良行为改变为适应性行为时,危机就会消退。

人际关系理论的要点是。如果人们相信自己,相信别人,并且具有自我实现和战胜危机的信心,那么个人的危机就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三)应用危机理论

布拉默($rammer,1985)提出,应用危机理论包括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三个方面。

发展性危机是指在个体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反应。被认为是正常的,但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发展性危机都是独特的,因此必须以独特的方式进行评价和处理。


(未完,全文共5120字,当前显示144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