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资源环境约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资源环境约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日期:2008年1月23日作者:冷淑莲冷崇总

来源: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

资源、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础性要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充裕的资源作后盾和良好的环境作保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由从2000年的9921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然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付出了大量消耗有限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沉重代价,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益凸显。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全面分析产生资源环境约束的原因,科学探索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对策,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是实现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表现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在合理使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核心是保证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支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形成,人均资源占有率偏低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交互作用,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为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资源供应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加剧。

———土地资源约束。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所有经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能否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达到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但可利用土地仅占国土面积的1/3,人均占有土地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36人,是世界平均49人的1.78倍;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004万公顷,按当年人口130756万人计算,人均耕地仅0.099公顷,只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0.25公顷的39.6%,不及加拿大的1/15、俄罗斯的1/8、美国的1/6,居世界第67位。在人均耕地不足的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不断扩大,农村住房占地不断增加,加上生态退耕和灾害损毁,使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如2000~2003年因建设占用、灾毁、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使耕地分别净减少96.24万公顷、62.73万公顷、168.62万公顷和253.74万公顷;2006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灾毁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分别使耕地减少16.7万公顷、3.6万公顷、33.9万公顷和4万公顷。特别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我国土地资源质量及其可利用性下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土地沙化面积扩展高达2460平方公里,大量粮田、草地、林地被沙漠侵占,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市)的土地面积;2005年草地可利用面积为31333万公顷,仅为其总面积


(未完,全文共12429字,当前显示11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