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第十一章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区域是由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且相对完整,并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落实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重要步骤和手段,是把一个地区内部发展经济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组织、统筹规划,解决区域经济各部门布局上的矛盾的综合方法。它为城市规划和专业工程规划提供宏观的技术经济依据,又是基本建设前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规划区的整个经济建设的重要决策具有指导性。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特点、依据与原则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在经济区划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基础上,对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进行研究,以更好的发挥各要素的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经济区划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在前章节中作了阐述,本节着重就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概念和特点、由来和发展、依据和原则进行论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概念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和一定的时期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进行总体的布置。它以国家或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为指导,以区域内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现有的技术水平为依据,考虑区域发展潜力和优势,在掌握工农业、交通运输、水利、能源和城镇等物质要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规律和结构,合理配置工农业和城镇居民点,并统一安排为之服务的区域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和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目的在于充分、高效、综合地利用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一定地区内的各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并保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对一定地域系统进行调控,为实现地域系统的发展目标而选择和制定最佳的行动方案。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特点

规划工作广泛存在于人类活动和各种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如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社区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医疗卫生发展规划、绿化规划、水利规划、等等。对于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行业来说,规划的形式和内容可能千差万别。但是,所有的规划都是指比较长远的、全面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纲要,是对某种目标的追求或某种状态的设想,以及实现某种目标或达到某种状态的途径的构想。因此,规划工作一般具有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的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服务于区域经济系统的长远目标和综合利益。因此,它除具备一般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外,还要考虑区域发展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主要表现在:

(1)规划的对象是一定区域,或者说是一定范围的空间物质体系,因此它就需要考虑区域所具有的地域性、独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2)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的规划,其目的在于合理地配置和充分、高效地利用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规划涉及生产、分配和消费等内容,它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福利水平和保健水平,因此其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

由此,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

1.战略性。即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从长远的战略要求出发,对区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作出重要决策。它主要体现在:

(1)规划时间跨度长。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都在20年以上,可以展望到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规划期限长,必然要求规划方案既能指导近期的国民经济建设,又可保持远近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完,全文共19007字,当前显示14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