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城管局人性化执法经验交流

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城管执法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性化执法”作为一种新的理念,被适时引入城市管理领域,本文结合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近年来关于“人性化执法”的实践,就如何正确认识理解“人性化执法”理念,如何更好的把握和完善“人性化执法”理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做一些思考。

一、人性化执法的主要实践

关于“人性”,古往今来许多先哲大家都曾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定义,马克思给出的定义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95年6月第2版第56页)。关于“人性化”,百度百科解释为“人性化是指让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即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这里所指的技术是广义上的技术,不单单指的是某一领域。”在中共xx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很多领域包括城市管理领域都有了“人性化”这一提法,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最早提出“人性化执法”是在xx年建局五周年大会的工作报告中,其作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一种新的理念在随后的工作中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注重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紧紧围绕为谁执法、怎样执法这一基本问题,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抓手,采取理论学习、业务培训、纪律作风整顿、评选优秀执法中大队和十佳队员等措施,着力解决执法理念方面的问题。教育全体队员强化弱势思维,学会换位思考,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城市管理、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管理与提高市民素质、严管重罚与文明执法、集中整治与经常化管理、堵与疏六个关系,尊重管理对象人格,维护管理对象权利,体恤管理对象需求,给艰难谋生者以出路,主动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召开新闻媒体座谈会、设立委屈奖、市容管理志愿者行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各种有效形式,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理解城市管理,支持城市管理,参与城市管理,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了省级先进工作者王建平、省级优秀军转干部孙斌琪等一批先进典型。执法队伍中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坚持“疏”“堵”结合,破解市容管理“两难”问题。针对市区机动车乱停乱放和居民买菜难问题,客观面对该区域停车场、集贸市场建设和使用率不足的实际和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开展了停车场整治,新增停车位56个,监管地下停车场在建车位436个。同时参与汉中路停车场拆迁和集贸市场建设,拆除建筑物面积8800余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500多个停车位,近万平方米的室内综合市场,将大大缓解经二路区域机动车停车难和居民买菜难问题。在处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和市民生活需求问题上,没有一味地进行处罚,而是把“疏”与“堵”相结合,“疏”在先,“堵”在后,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在集贸市场较少的居民集中区设置了12处便民摊群点,同时协调一些正规室内集贸市场,吸纳流动摊贩,如在东二路集中整治过程中,联合东二路区域8家单位,动员两家大型室内市场,采取优惠措施疏导流动摊贩进场经营,分流照顾110余户摊点进入经营,另一方面坚决查处小摊贩占道经营,对个别少数屡教不改,不服从管理的违章者进行了处罚,既妥善解决了经营户和流动摊贩生存发展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居民生活日常采购和做好市容管理“两难”问题,受到了群众好评。


(未完,全文共4829字,当前显示14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