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充实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一、现状与分析

自2001年11月昌东镇、麻丘镇、艾溪湖管理处相继划归高新区管辖以来,我区同其它农村县区一样,教育实际上面临的是农村教育。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村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本人多次对全区农村教育发展状况、教师队伍基本情况以及教师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教育事业存在很多问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师资紧缺,教师流失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条件艰苦。我区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大部分学校无宿舍,无食堂,外地教师均寄住在由教室改建成的集体宿舍中,生活配套设施缺乏,教师吃饭洗澡十分不便。由于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大多教师节假日才能回家。

二是教学条件落后。许多学校教育教学配套设施缺乏,缺少必要的教学用具和场地,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既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又制约着教师个人的发展。教师业余生活单调,工作不安心,造成农村教师严重短缺,教学质量水平下降。

三是工资待遇偏低。由于城乡差异,农村教师待遇比城镇教师要低很多。农村的教师向往城区;条件差、待遇低的学校教师向往更好的学校;优于教师待遇的职业成为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向往的目标,报考公务员、研究生的教师不断增加。

四是工作负荷过重。农村中小学教师比城镇教师所负的压力更大,由于教师短缺,有的教师要兼好几堂课,工作负荷大。这些因素严重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办法的教师想方设法调走,没办法的教师另谋他就。

据统计,仅2003年,全区就有20余名农村教师因各种原因流失,其中不乏优秀骨干教师,而且有持续发展的势头。流失的虽是少部分,动摇的却是一大批,受害的是广大家长和学生。这严重影响了高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成为我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农村教师队伍短缺和不稳定现象已成为我区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极大隐患。

二、实践与探索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教师是根本,稳定教师队伍是关键。为改变现状,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以下“四化”上做了一些尝试,并收到良好效果。

(一)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经常化


(未完,全文共4513字,当前显示9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