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工商局强化纪检监察职能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经验做法

近几年来,我局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从党的工作大局和分局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两年来共受理投诉举报35起,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被**区纪委授予“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认识,大力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就是解决问题的观念

投诉举报行为是社会矛盾的客观反映。受理投诉举报工作就是及时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只有矛盾解决了,投诉举报活动才能停止。否则,一味地“推、拖、压、领、堵、截”,问题只会越积越多。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加强刚性管理措施入手,大力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就是解决问题的观念。

(一)奖勤罚懒,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压力感。多年以来,我们每年都与基层党支部、中层领导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要求基层党支部确保完成“双无”、“双百”目标,即无集体上访、无越级上访;按期结案率、优质结案率均达100。同时规定:对完不成责任目标的,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不能进入先进行列;基层工商所取消年度优秀党支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资格。由于目标明确,奖罚严明,使纪检监查工作由“软”变“硬”,增强了基层干部抓受理案件工作的压力感和紧迫感,激发了纪检监查机关抓信访工作的决心和干劲,形成了抓就抓得住、抓就抓到位的浓厚氛围。

(二)建章立制,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感。根据工作需要,我们建立健全了五项制度:一是重点信访情况报告制度。要求有关科、所在接到联名信、集体访或发现重大不稳定苗头后,迅速向纪检监察机关报告,以保证及时疏导化解。谁出现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二是不稳定因素定期排查制度。纪检组每月5日前对信访不稳定因素进行一次梳理排查,并向党组报告梳理排查情况,保证了对面上信访动态的控制,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三是信访分析例会制度。我们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信访工作分析会,遇到特殊情况随时分析。主要听取基层党支部排查、化解信访的情况汇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督导。四是领导包案制度。通过领导包案,强化工作责任,推动重点信访案件的处理和解决。五是建立“双向承诺”制度。在受理署名信和群众上访时,主动与上访群众签订协议。

(三)上下联动,增强信访工作的共振感。一方面,努力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牵头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在信访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在分局机关有关部门统一调配人员,集中力量,突击解决。为充分发挥基层支部书记在处理信访问题中的骨干作用,轮流组织他们培训,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独立办案的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基层工商所包片、包企业干部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指导基层党支部把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包片、包企业干部的身上,并列入责任制考核之中,把信访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个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使问题在基层得到了快速处理和有效解决。

二、抓源头,努力夯实基层信访工作基础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执法矛盾突出,引发群众上访,其中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信访总量要下来,基层干部的素质必须要上去。否则,只能是扬汤止沸,“摁下葫芦瓢起来”。为此,我们始终把以人为本的源头治理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努力做到“三个超前”:


(未完,全文共6265字,当前显示133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