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工业经济人才发展特色工作经验
一、我县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才强县战略的实施,非公企业人才工作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一是非公企业“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已初步形成。二是非公企业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情况逐步改善。三是非公企业已逐步成为吸纳各类人才的主体。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才已成为企业竞争和发展的第一要务。但是,我县非公企业的人才工作还存在许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⒈人才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据统计,我县工业企业的各类人才总数人,占人才资源总量的,与发达地区相比,少个百分点。并且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层级结构不合理,初级人才多,中高级人才少;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建设需要的适用型人才短缺,如工业自动化、计算机、企业经营管理、外经外贸专业等,而学历较低的农业、财经类人才相对较多;三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青年人才严重短缺,人才青黄不接;四是人才分布不合理,基层特别是企业生产一线人才缺乏。
⒉“家族式”管理模式仍占相当比重,人才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在我县非公企业中,绝大部分都是家族亲属或朋友老乡独揽企业人、财、物大权,不同程度地存在“家族式”人才管理的问题。缺乏“人才兴企”意识,不愿花大力气、花大投入引进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有的非公企业还存有对外来人才不信任、不重用、不培养,排斥外来人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不能才尽其用,用当其才。
⒊非公企业重人才引进,轻人才开发,现代人才开发理念相对缺乏。
不少非公企业仅把重视人才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把人才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来加以高度重视,更谈不上把人才开发上升为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导致短视行为的出现。有些企业在实施工作中急功近利,对企业运营中急需的核心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不惜花大力气,通过高薪或猎头等方式引进,而对一般人才毫无兴致。非公企业人才工作中“重使用、轻培养”、“重急用、轻储备”、“重个体、轻群体”现象普遍存在。与外资企业非常重视人才的后续管理与开发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⒋非公企业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人才队伍难稳定。
一是人才引进难。新增毕业生则多数把报考公务员、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或大中城市作为就业首选。这几年我县每年都多次到一些大中城市人才招聘会上设摊招聘,不少毕业生走到摊位前一看虽在范围,但仍属欠发达地区,感到城市小,便一走而过。而籍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也绝大多数流向外地,一般在左右,人才“隐流”现象突出。二是企业吸纳人才能力较差。有的非公企业对吸纳的人才只给工资,不负责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有的以发高薪取代,有的以办理商业保险取代,使人才未能解除后顾之忧,从而影响了人才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三是企业留住人才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难上加难。具有高级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通过正常调离、辞职、自动离职等方式到外地谋职,这种“明流”现象还呈上升趋势,企业在落实“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方面仍缺少有效的手段。
⒌政府与非公企业的联系渠道不畅,合作机制亟待完善。
(未完,全文共4316字,当前显示12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