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发挥十大体系建设作用促农增收

在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1月正式提出以机制体制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十大体系”建设以来,“十大体系”已成了广大干部群众熟知的“关键词”。

建立十大体系,是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和适应变化了的形势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又是开创赣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大胆实践。主要包括建立和健全政策法规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信息网络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物流服务体系、贸易服务体系、产权交易体系、口岸服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十个方面。建设好“十大体系”,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正确的政绩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加速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对接互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年多来,体制机制创新的积极效应开始在各项工作和各个领域中显现,建设“十大体系”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收获:全方位地搭建了对接长珠闽的政策框架、深层次地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力度地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有序地理顺了部分机构职能、强有力地推进了全民创业、大幅度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多渠道地给民众带来了实惠等。

可以说,建设“十大体系”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在城区是显而易见的,各项体制机制、市场规则和基础设施的对接,让我们城区的发展环境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和提升,但相对而言,“十大体系”在乡镇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经济发展缓慢。我县是个农业大县,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面对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我县48.7万农业人口能否增加收入、关系到gdp的增长、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等。目前,我县已有部分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如脐橙、烤烟等。有部分农户通过这几项支柱产业也走上了致富路,但大部分农户还是徘徊在致富路口,还在探索、决择,全县农业经济的总体水平还没有上去。可以说,我县可以发展的特色产业有不少,比如我乡的腐竹、五云的无公害蔬菜、沙地的板鸭等等,各个乡镇都能拿出2-3个特色产业,可谓是“百花齐放”,但综合起来看现在还是比较杂乱,没有一个很系统的产业规划。这些年逐步建立起来的“协会”,有些能真正的发挥作用,有些就是“徒有虚名”。不是说这些没有发挥作用的协会组织没人管,而是在体制机制、产业政策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他们想把它管理好也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我们尽快把物流服务体系、贸易服务体系完善好,努力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搞活农产品流通。


(未完,全文共3720字,当前显示103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