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5篇

【篇一】

xx,今年70岁,家住xx城区北新花园。“让每一个人都安全出行”,是她坚持自费修补道路和维护道路井盖的初衷,也是她最朴素的愿望。

老人左耳失聪,右眼失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气管炎,但病痛挡不住她为社会“操闲心”的脚步。8年来,她义务维护了80多个道路井盖,填补了200多个道路坑洞。熟悉xx的人都知道,只要她看到哪里的井盖出现问题,就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总担心有人会掉进去”。她把查看道路井盖安全当成了散步的主要目的,遇到破损、缺位的井盖或者影响行人安全的坑洞,她先联系市政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并尽快雇人拉来石板将“陷阱”暂时盖住,以防路过的行人和车辆跌进去。前几年,下水井盖被盗的情况时有发生,加之有些井盖被反复碾压后容易松动,这给人们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她居住的北新花园就发生过几起行人跌入下水井的事件。

xx老人有两个女儿,生活都不宽裕,老伴5年前去世,如今,她和大女儿生活在一起,平常两个女儿给她的生活费,加上每个月领取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她都留着,用来雇人修补井盖、填坑。有时候钱不够花,她就捡些废旧纸箱、饮料瓶卖钱补贴。

为了扩大“监管”区域,xx每隔几天就要坐公交车查看道路井盖情况。年初,她坐5路公交车经过世纪广场南侧的丁字路口时,发现路口有一个井盖不见了,她下车去看,发现井盖松动后掉到了井里,便赶紧雇人拉来石板将井口盖住,又到附近的水果店要来一些废旧纸箱做“绕行提示”,并联系了市政管理处和交警大队。直到井盖复位,她才放心离开。

搬运工顾明春跟着xx修补道路坑洞、下水井已有8个年头,刚开始,他还以为老人是在给儿女帮忙,后来才知道她是在做好事。去年5月的一天早晨,正在城区干活的顾明春接到xx的电话,得知东关二校附近道路中间的下水井盖松动并掉落,由于手头的活没有干完,等他忙完拉着石板赶到现场时,xx老人在马路中央的下水井旁已经守了整整3个小时。

除了盖井,遇到道路上的一些坑洞,xx也会雇人运来沙子和水泥进行填补。她说:“市政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也很辛苦,这么大的城区就靠那么几个人管,我现在还能做点事情,能替他们分担就分担一些吧。”

她说。“我拿着国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享了社会的福,也该为社会做点贡献,让每个人都平安出行。”

【篇二】

xx,女,汉族,1971年3月出生,xx省xx县三合乡榆树沟村七组农民。

今年46岁的xx,自1989年结婚后,就把公公婆婆当做自己父母一样看待。平日,公公婆婆头疼感冒了,xx总是跑前忙后,给他们端水喂药。老人牙口不好,喜欢清淡的饭菜,她就变着花样满足老人的口味。老人们喜欢睡热炕,她每天按时把炕烧热。她从生活的一点一滴,精心照顾着公公婆婆的生活。结婚28年,xx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她的精心照顾下,80多岁高龄的公婆安享晚年生活。

大多数人都认为,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交往的。而xx县三合乡榆树沟村的普通妇女xx,28如一日,精心孝顺公婆,用行动诠释孝道,结婚至今,一直和公婆一起生活,同吃一锅饭她和公婆的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视她如己出,没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说给她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xx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自己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她默默无闻地恪守着“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她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的称道。


(未完,全文共7595字,当前显示14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