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法官职业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从法官职业保障的定义出发,指出法官职业保障是以法官为核心构建的一系列职业保障机制和措施。通过剖析员额制下法官职业保障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从生存、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及自我实现五个层级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法官职业保障体系,旨在保障法官依法履行法定职权,确保法律实施,实现司法正义。

关键词:职业保障;法官薪酬;人身安全;独立审判

司法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速,广受社会关注的法治案件频繁亮相,强制执行力度越收越紧,法官群体也越来越活跃于公众视野。法官作为依法公正履职的特殊主体,往往处于化解社会矛盾和定纷止争的刀刃上,职业特点和职业风险决定了只有建立必要的职业保障才能确保法官职业队伍的稳定和公平公正的行使职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司法人员依法履职保障制度,这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也是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保障。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司法责任制稳步落实,建立与司法责任制相配套的法官职业保障机制随即呼之欲出。

一、法官职业保障机制的应有之义

法官职业保障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涉范围非常宽泛,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宏观层面的,也包括安全、履职、人事、奖惩等微观层次的。法官保障制度最初提出的国家是英国,法官保障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法官依法独立履行审判职责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其中包含保障法官的身份地位、薪酬待遇以及司法豁免权方面的制度。[1]

目前国内各界对法官依法履职的生态环境愈益关注,但

对法官职业保障的具体内涵还未形成统一共识。学术层面上,有学者认为法官职业保障不同于职业权利保障,应当以法官职务保障和薪资保障为核心逐步规划和扩展职业保障体系。[2]也有学者从我国的法官职业生态现状出发,提出了薪资保障、权利保障、人身安全保障、职业豁免保障等举措,指出所谓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就是通过在法院内部、外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保证和落实法官的职业权力、职业地位和职业素质,增强法官职业的荣誉,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3]立法层面上,人民法院落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的实施办法》中从免受干预、免责机制、救济渠道、公正考核、安全保障、休假权利、薪酬保障等内容出发全方位的规定了法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所享受的权利与保障,该规定旨在确保法官依法履职,未对法官权利与法官保障以明确区分。笔者认为,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应当以法官为核心,以法院为主导,在司法系统内部构建一系列的职业保障机制和措施,保障法官依法履行法定职权,确保法律实施,实现司法正义。具体而言,应包括以下内涵:

1、法官职业保障需要各部门联动合作。法院作为法官职业群体的工作机关,负有不可推卸的保障法官权利的责任。法院的工作性质及人员配置决定了其在保障法官权利上存在漏洞与不足。在薪资、人身安全、独立履职等方面,应建立与财政部门、公安机关、政府机关、政法机关等多部门的联动合作,为法官职业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力量支撑。

2、法官职业保障是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法官职业保障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制度设想,而是一项包含了薪资制度、履职权益保护、人身安全在内的职业权益制度、职业教育、职业尊荣和价值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性工程,建设该工程需要来自多方面的考量和制度架构,更需要切实可行的措施付诸实践才能落地生根。


(未完,全文共8482字,当前显示13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