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演讲稿
反腐倡廉——时代的呼唤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腐败现象是一个历史性的现象和世界性的现象,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有“包青天”、“海瑞”等“清官”。在时代急剧变革的今天,各种腐败现象在世界各地此起彼浮,甚至引发了所在国政坛的急剧动荡。追根溯源有其深刻的原因。腐败现象并不仅存在于哪个国家、哪种类型的社会制度,它普遍存在于现代(资本)社会的各个层面。可以说,只要有资本交换,就有腐败现象存在的可能。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取向的不同。由于各个国家的特殊的历史条件、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的不同,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也是不同的。那么,作为腐败现象本身是不是成了人类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根治的痼疾。
从我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来看,腐败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也有其不同的类型和表现形式。但无论如何,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决心是一贯的、坚决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泛的群众利益,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决定的。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腐败的表现形式更加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腐败分子的触角已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贪污受贿、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雇凶杀人等现象层出不穷。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就告诫全党要警惕“糖衣炮弹“的侵蚀,然而,腐败还是在刘青山、张子善的身上发生了,究其原因固然有其放松思想道德、党性原则修养的方面,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没有及时调整心态,没有适应环境变化了的要求。在战争年代,他们经受住了枪林弹雨的考验,而在和平时期却倒在了“糖衣炮弹”的脚下。在革命建设年代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此时没有较大的腐败现象发生。应当说,较多的腐败现象集中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特别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力度和领域的不断深化和扩大,在与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经济活动中,并不是一切社会需求都是健康的,社会需求在现阶段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是负需求,这必然在经济活动中带来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在物质与心理需求上的失衡,滋生了发生腐败的可能。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大量腐败现象的最直接动因。“一切罪恶的根源都是对金钱的追求”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大部分腐败分子的堕落恰恰是对金钱的过度追求。
勿庸质疑,腐败现象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不及时彻底清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惩治腐败的呼声就得不到满足,这必然会影响到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成果,甚至会动摇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在反腐败问题上,必须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然而,要真正建立高效廉洁的反腐机制的艰巨性是可想而知的,这主要表现在:由于腐朽思潮的影响以及各种物质利益的驱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某些不健全,给思想政治工作和反腐败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和课题,各种腐败现象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日趋隐蔽,给党和国家造成轻辄数十万,重辄上千万、上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也促使腐败分子敢于铤而走险,客观上造成了反腐败的难度。
(未完,全文共4463字,当前显示12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