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新常态下背景下贵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
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是以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调速不减势,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全面协调,必须把存量调整与增量做优结合起来,让经济发展动力从依靠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将是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贵阳旅游产业已成为贵阳经济增长点和服务业中较具活力、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但同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贵阳市旅游产业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贵阳旅游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窘境。在新常态背景下贵阳的旅游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转型升级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常态下贵阳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
贵阳市是贵州省最大的旅游集散地,具有功能较为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已经成为全省的旅游中心城市。境内风光秀丽、森林茂密、喀斯特地貌奇特、温泉星罗棋布,森林围绕,夏季旅游气候优越,形成了“爽爽的贵阳,避暑的天堂”的著名旅游品牌。同时,贵阳成功开发建设了一批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基本形成了以红色旅游、城市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和精品旅游区。全市基本形成了包括游、购、娱、食、住、行六大要素在内配套较为齐全的旅游产业体系。贵阳旅游业作为蓬勃发展的贵州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起步奠基阶段、成长壮大阶段性之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旅游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14年全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240.1万人次,同比增长20.2%;实现旅游总收入874.39亿元,同比增长20%。全市完成住宿业营业额45.24亿元,增速13.1%。2015年,贵阳市共有17个旅游景区纳入省“100个旅游景区天坑旅游景区2个项目作为2015年省100个旅游景区的后备景区,其中4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重点示范旅游景区。2015年省“100个旅游景区”贵阳项目计划投资35.2亿元,今年1-3月,17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88亿元,占省下达任务数的22.4%。旅游人次213.76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6亿元。然而同国内旅游大省、强省市相比,贵阳旅游产业的发展尚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政府主导行为过强、产品(线路)单调、地方特色不鲜明、开发层次肤浅、产业整合度低、产业竞争力不强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贵阳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实现贵阳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了。
二、新常态下贵阳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贵阳四周分布着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还有一大批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奇异神秘的民俗风情。此外,贵阳正在强力打造了“爽爽的贵阳”、“避暑之都”、“温泉之城”等城市旅游品牌已经成型,显示贵阳旅游转型的基础更加凸显。贵阳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贵阳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归纳如下:
第一、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转型升级的资源基础
贵阳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人文古迹、民族风情等各类旅游资源
1兼具。贵阳丰富多彩的旅游特色有。
1、气候特色显著
(未完,全文共4923字,当前显示140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