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西安交通大学交流学习感想

(西安交通大学)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省部合作做贡献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2007-06-20

新世纪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005年9月,教育部和广东省签署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携手推动教育部所属高校及其它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与广东产业界开展产学研合作。这次省部合作,致力于将国内最强的高校资源,注入到国内最大、最活跃的省级经济体系中去,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是推进我国产学研结合的一次新尝试,一个新起点,一种新模式。

西安交大作为国家重点高校,如何在创新国家的建设中发挥作用,如何在省部产学研合作中做出贡献,如何更好地促进学校科技创新,这是新时期摆在我校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就产学研对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作用与我校在产学研合作中一些尝试和大家做一交流。

一、“产学研”合作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1、“产学研”合作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产学研”合作的内容不仅包含科技成果转化,也包括产品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包括人才培养。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要将其作为高校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类型采取不同形式进行“产学研”合作,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学科建设是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前提,尤其要形成若干重点优势特色学科,以此为核心,开展“产学研”合作;应将招生、就业统一纳入“产学研”合作体系中。高等学校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全方位实现“产学研”合作,自身才能真正得以发展。

2、“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的科研水平

科技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经济、政治、军事等社会建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科技发展的动力,除了理论体系内在的逻辑发展外,还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历史上,经济技术的发展、军事、政治的需要都曾经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突破和进步,经典力学的诞生,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等等都是例证。

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是离不开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尤其是在广东这样的经济活跃地区就显得更为重要。为了增强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竞争力,企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更加需要广泛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这无疑给高校的科研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首先,生产、市场给高校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更给企业和高校提供了创新的舞台,扩大了高等学校科研开发的领域,为学校结合自身人才、学科、技术优势,选好高层次、高起点的研究课题进行攻关提供了条件;二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科研工作既要面向国内市场又要面向国际市场,


(未完,全文共3798字,当前显示12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