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用“三个倡导”筑牢“三个自信”

2013-02-0光明网-《光明日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教授谭苑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报告也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笔者认为,“三个倡导”与“三个自信”之间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和内在的统一性。我们要用“三个倡导”来筑牢“三个自信”,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三个倡导”与“三个自信”在理论前提、预设目标、本质特征和价值互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三个倡导”与“三个自信”具有理论前提的一致性,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三个自信”中的道路、理论体系及制度无疑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而在“三个倡导”中,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其理论前提,也是其内在要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正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党的十八大用“三个倡导”的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

三个倡导”与“三个自信”具有目标设定的一致性,都是以巩固和提高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为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体现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大国气派。但国家实力的确证和大国地位的确立,不能光靠经济指标的硬实力,还要靠价值体系和国家形象等软实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既要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硬实力,也要在文化的培育与发展、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提升、国家形象的打造与推广等方面展现独特的价值优势,提升我们国家的软实力。显然,“三个自信”的提出本身就彰显出中国特色和民族自信,就是一种国家软实力的体现;而“三个倡导”更是在中西价值交流与冲突的空间背景下、在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时间长河中、在中国实力提升与全球化困局的现实环境里,构建我国的社会主流价值与共同精神家园,突显我们的文化价值优势,提升和巩固国家的软实力。


(未完,全文共3279字,当前显示10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