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选派干部到农村任职述职报告

2006年11月为响应省委关于选派第三批优秀

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任职工作的号召,接受市委、院党组的安排,到**县下符桥镇庙岗集村任第一书记。现已工作三年,特报告如下:

我所任职的下符桥镇庙岗集村是全国重点扶贫村,位于下符桥镇西北约20公里,地处横排头上游淹没区。2004年10月在村级规模调整中由原**村、罗家榜村、庙岗集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下辖32个村民组,927户,3624人,耕地面积4944亩(其中受涝面积900亩,水田4531,旱地409亩,林地面积5010亩)。全村水面1200亩,其中圩内水面200亩,圩外水面800亩,有国家小二型水库二座,大小山塘169口。村内有学校2所,卫生所3个,排灌站一座。全村设党总支部1个,辖党支部3个,党员共86人。

全村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来自港山建材厂每年上缴3000元。群众收入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养殖方面主要是庭院式饲养鸡、鸭、鱼、鹅。

2006年11月份,我到村里任职后,在村两委的帮助下,首先进村入户,对全村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经过调查认为造成庙岗集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有:

1、是农村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

2、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3、是地处佛子岭下游,横排头上游淹没区,洪灾连年不断。雨多涝灾,雨少旱灾。

4、是土壤贫瘠,农作物生长条件差,收成低。村内土地均黄泥地,整村的耕地均为“氮少磷缺钾不足”,种植出作物产量低,成本高。

5、是农作物品种单一,没有特色。全村清一色的水稻种植,基本没有其它经济作物。

6、村内资源严重缺乏。村内除了劳动力无任何资源。

对于这样一个贫困村,我的压力很大,但在市、县检察院及镇领导指导和帮助下,各帮扶单位及村两委大力支持下,大家齐心协力,三年来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

一、创新工作机制,抓好两个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是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工作,是搞好农村其它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到村后,经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基本掌握了全村情况,针对全村基础建设薄弱,集体收为零,农组工作市重点帮扶村这种状况,确定了以抓村级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整村党员队伍建设。首先是抓好村两委班子的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了村级相关配套组织和规章制度,强化民主集中制建设和党组织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班子整体综合能力。二是对村两委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各自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三是根据村干部工作的实际情况,强化周一例会制和两委成员值班制四是加强对村级各种软件资料的规范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以及与村两委成员的交流,使班子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为搞好全村第七届村民委员会和村党组织委员会的换届选举,贯彻上级党委意见,选好村两委班子,选好庙岗集村致富的带头人,我进村入户,征求老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意见,分别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全体党员大会,使选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全面提升村干部的整体素质,结合全省范围内开展的“素质提升工程”的契机,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我村进行了计算机培训、种植培训等职业技术培训。我们有一名村干部在三年时间内已完成了大专学业,两名干部承包了工程,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正在成为致富带头人。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先进性教育,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和村组干部队伍的建设。按照“三个培养”工作思路,着力培养了一批“双带”能力强的党员能人大户,突出抓好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搭建好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夯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基础。三年来,共发展党员9名,其中两名女党员。有效改善了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提升。


(未完,全文共5865字,当前显示14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