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思想汇报
《复兴之路》观后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在党校课上,我们观看了记录片《复兴之路》,其再现了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之路。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发展道路之抉择,民族复兴之画卷,让我从中感受到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的艰辛,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所付出的代价,更认识到了在祖国最困难的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在“千年局变”中,中华民族遭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欺凌,“敢怒而不感为”,外国侵略中国,清政府就进行大量的签约、赔款,这就严重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人民原有的生活激情一次又一次的毁于这严重的欺压中,他们曾经抱有很大的期望,他们希望有有能力带动他们走向繁荣的统治者来带动他们,使他们的努力不会白费,然而一切只是无用的希望,侵略的加剧使得他们已经绝望了。但也有许多的“觉醒之士”,像林则徐、康有为等他们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努力并不是没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了中国人民以一定的激励。封建王朝是腐朽的、软弱的,它需要有人来推翻他,建立真正民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于是,我们迎来了人类历史上的“峥嵘岁月”,这时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领导人,孙中山在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国情后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成立兴中会,推翻清王朝,这都预示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的斗争方式。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然而辛亥革命失败了,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就鲜明的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纲领。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看上去还十分弱小,但是由于它所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们的利益,解决的是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站在它身后的支持者越聚越多。
(未完,全文共3022字,当前显示9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