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的心得体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位于创新求索、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黄浦腹地,红墙映日、梧桐环绕。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

历经百余年的春华秋实和六十载的风雨征程,医学院秉持“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院训及“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学院精神,始终以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真知、践医学之神圣为己任,与时代同呼吸、与社会共命运,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壮美画卷中留下了诸多浓墨重彩的笔触,为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医学人才。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享有较高国际声誉,优势特色明显,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成绩卓著,集医、教、研以及社会服务全面发展的研究型院校。

医学院坚决贯彻“人才强院”的主战略,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师云集、人才荟萃。现有教职医务员工22707名,专任教师634名,在职高级职称2433人,博导541名,硕导948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牙医学院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1人,“青年千人”5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13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上海市教学团队5个,上海市教学名师8人。2011年,我院王振义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医学院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以基地建设与临床优势为依托,以转化医学理念内涵的“卓越医学教育”体系建设,注重学生医学与人文、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求真与道德融通培养。


(未完,全文共3139字,当前显示9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