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学习心得体会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介绍
道路设施预防性养护是一种新理念,是指道路养护单位在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以及其他设施结构良好或病害、损坏发生初期,即对其进行养护,延缓病害、损坏发生或进一步扩大,从而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周期寿命成本的目的,延缓中修或大修期限的一种养护方式。
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路网重建工作,他们在总结以往养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性养护的概念。预防性养护尽管在资金投入上要早于传统的养护模式,但综合效益突出。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一个周期内可节约养护费用45~50%;一条建设质量合格的道路,如果在一个设计周期内进行三四次预防性养护,则可延长10~15a的使用寿命。但是,预防性养护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表面层处治,不能解决路面结构性病害的问题。
一、道路养护性质分
(一)矫正性养护。是针对路面出现的损坏或某些特定病害而进行的养护作业。适用于路面已经发生局部性破坏,但还没有波及全局的情况,突出维修性。
(二)预防性养护。是为了让状态良好的道路系统保持更长时间,延缓未来的破坏,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而采取的一种改善路面功能状况的养护方法,突出预防性
二、预防性养护的定义
(一)狭义的预防性养护。在周期性路面大中修养护之前,在路面技术状况处于良好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选择适当的时机,用适宜的、较低成本的养护措施,处治沥青路面裂缝、轻微车辙、松散(老化)等表面损坏和改善路面抗滑性能,从而延缓路面破损速度、延长道路养护周期、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
(二)广义的预防性养护。涵盖道路各组成部分。在道路没有发生结构性破坏以前,为了更好地保持道路的良好运行状态,延缓道路未来的破坏,获取道路生命周期内的最大效益,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针对道路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病害,在适当的时机,积极对路基、路面、桥涵、附属设施等采取相应的综合维修技术措施,防止各类病害的发生或扩大,以改善道路系统的总体功能状况,延长其使用寿命,提升道路服务水平。
三、预防性养护的目标与效果
(一)目标。在道路全寿命使用周期内,用最少的全成本费用支出,取得较佳的综合效益(包括道路管理者和使用者)。
(二)效果。研究表明,路面的使用性能不是直线下降的。在使用初期,其服务能力下降较缓慢,但当损坏状况超过某一限值时,路面的服务能力就开始急剧下降,病害急剧增多。若在此之前就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则可及时阻止这种发展趋势,从而使路面较长时间维持较好的服务状况,有效地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四、预防性养护效益分析
(一)从对路面性能的影响来看,预防性养护有更大的优势。矫正性养护策略是等路面损坏、蔓延到了必须维修的程度后才采取的被动响应措施,此时路面通常已处于较差的服务状况;而采取预防性养护,是在路面还处于良好使用状况时,就采取的积极预防措施,起到及时阻止路面状况急剧下降的作用。预防性养护不仅能获得更长的路面使用寿命,而且能维持较好的道路服务水平,由此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未完,全文共3931字,当前显示126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