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怀爱国之心

‚新疆精神‛是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它综合凝聚了新疆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各族人民的素质等诸多因素,是‚现代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新疆各族人民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是引领新疆发展的精神动力。下面我谈谈对‚爱国‛的认识:

爱国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山川土地和传统文化的眷恋,对国家的荣辱兴衰和前途命运的强烈关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和信心,以及作为祖国一员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从一定视角看,国家是用边界围起来的政治实体,是一定政权独立行使主权的范围。但这只是国家的外部直观形态,并不是国家共同体的本质。真正的国家共同体,是指边界之内的国民形成的‚凝聚力‛,可以称之为‚爱国文化‛。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之所以延续了5000年以上没有中断过,中国之所以成为聚集起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庞大的国家,原因是综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爱国文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一部分‛,既体现在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中,也体现在新疆各族人民的‚中国意识‛中。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也是爱国主义的最强烈表现。新疆是中国内陆边境线最长的省区,‚爱国护边‛是新疆人民爱国主义特殊重要的内容。边境地区的护边任务固然靠边防战士,但更多还靠边民。

爱国就要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了祖国母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先哲圣贤早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没有祖国的人憔悴枯槁、抑郁彷徨’‛。他以维吾尔族诗歌特有的语言诉说:‚失去母亲的孤儿是多么不幸和悲惨,远离祖国的人好似迷途羔羊般长叹。‛要正确认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真正懂得任何一个人都必须生存于一个具体的国家里,依附于一定的国家形态,有了这个实体,个人的幸福

才能得到保障,任何时候、任何个人都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发展,这是公民的神圣责任和义务。

爱国就要正确处理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国家和民族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国家是政治共同体,是法律概念,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是法律关系。民族是社会历史文化概念,人们与所属民族之间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心理关系。国家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就没有中国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反映在人的意识上,就是国家意识高于民族意识,在对各种身份认同中,国家公民身份认同高于其他身份认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肩负起对国家的责任,努力促进国家的强盛,从而实现民族的发展。


(未完,全文共3887字,当前显示126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