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 经典言论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观点一: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

“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观点七: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一个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一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指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时向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观点九:模式问题

我们要警惕模式问题。要求教师的行为是操作的、按模式去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意味着你把他看成手段,看成不能思想的人、不能自己领悟的人、不能自己去反思、去发现自己改变自己的人。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外在的模式、外在的操作去规范他的行为。这样,你还是把他看成是一个行为者,而不把他看成是思想和行为统一的人。

观点十:课堂操作


(未完,全文共9393字,当前显示124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