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毛概课--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感想.doc

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科学社会主义走过了150年的历程,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传统体制到现代体制四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四个既一脉相承又相对独立的新的理论体系。

1921年,共产党来到了中国,带来了新的历史。1949年,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的中国,1949到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在下面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路线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回归,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有了新的起点,产生了新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和理论构建由此全面展开。在理论的时间道路上,我们党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是回归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石。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追求提供科学的依据。离开了唯物史观,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会流于空谈,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会产生乌托邦。邓小平主席和我们党从唯物史观出发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揭示了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我们长期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强调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使社会主义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其次是回归基本国情。中国的社会主义产生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次历史性变迁,但经济文化落后,农民人口占多数,又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起步发展一开始就具有先天不足的弱点,这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有很大不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但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由于脱离国情,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度产生了许多偏差和失误。在重新回归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我们党作出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有了这个科学判断,我们党的一切理论建构和方针政策的制定就有了基本依据,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再次是回归人类文明发展的轨道。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综合体现。它既有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继承,又有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邓小平和我们党明确提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好的东西。有了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便进入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轨道。它在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体现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未完,全文共4320字,当前显示11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