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清华学习总结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

努力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建设

清华大学—云南省财政系统领导干部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感悟

怒江州傈僳族自治州财政局张奇能

前言

走进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哪怕是短暂的逗留,感悟一下清华严谨的学风,这是我多年的夙愿和梦想。此次有幸来清华零距离聆听诸多著名学者、老师的教诲,我感悟颇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深深熏陶了我,加之,认真聆听了老师从未来成功人士的全面素质、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演变与中国经济走势、公共管理学、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等专题讲座,让我启发颇多,现仅结合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的公共财政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以达抛砖引玉的目的,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边疆民族地区是中华广袤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千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干部群众担负着守土戍边、维护领土完整的神圣职责,为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保了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层次低、不平衡和相对滞后的情况较为突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综合发展能力,维护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各级各部门,尤其是财政部门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一、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基础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滞后。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边疆民族地区一直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边疆、民族、敌对势力活动等复杂情况,按照“慎重、稳进”、

1“团结、生产、进步”和“直接过渡”的方针,采取“缓冲区”土改政策及“直接过渡”的办法,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使大多数民族地区从原有的原始社会末期、家长奴隶制、封建领主制等落后的经济社会形态中解放出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使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低总量水平和低人均水平的基础上,与内地的差距还是明显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果将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民族地区的发展速度还是十分缓慢的,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态势。特殊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条件、相对滞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始终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小康社会进程中最薄弱的环节。

二、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从我国及国内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作为支撑,建设覆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财政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1、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是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途径。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巩固边疆的根本保障,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体现和客观要求。

2、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是尊重各民族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基本体现。边疆民族地区财政困难程度高,凭借自身财力无法平衡地方用于公共服务支出的资金缺口,要保证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建立覆盖边疆民族地区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高质量的更加富裕的生活条件。


(未完,全文共5325字,当前显示14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