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对人生的新认识

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辰熙

现行小学教育课程的要求已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不能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学生。也就是说,学校的培养与未来社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教育与社会发展不能同步,协调。所以,国家才进行第八次政府指令性课程改革。它的实施将实现我国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新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需要、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社会的发展依靠改革、创新的推动,社会呼唤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呼唤课程改革,而如今的新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改革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它能够不断地推动教改的深入,使我国的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于新课程的认识,我们有三点浅见:

一、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比较

这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在课程性质方面,教学大纲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则是这样阐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的阐述显然要比大纲的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它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在课程理念方面,大纲没有专门的阐述,而在新课程标准中论述了这样四点: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从这四方面讲,新课程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它致力于课程内容的革新,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强调从文本课程的特点出发实施语文教育,致力于教学方式的创新,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3.课程目标方面,大纲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而新课程标准则明确提出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总目标分十个方面,渗透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比大纲观念更新、内容更明确。它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不只是“知识、能力”的一致。三个维度要求具体地、有层次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中。

二、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未完,全文共3076字,当前显示101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