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海绵城市总结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调研

水142刘锦瑞201403030102

一、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它突破了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依托建筑(绿地(广场(道路(水系等多种基础设施,并以之为载体,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解决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和城市水安全问题’低影响开发是一种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主要通过生物滞留设施、屋顶绿化、植被浅沟、雨水利用等措施来维持开发前原有水文条件,控制径流污染,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开发区域可持续水循环。

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马里兰州开始试点实施影响开发。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才刚刚起步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技术体系还远未建立,研究工作也主要集中于对海绵城市政策理念、技术的解析,海绵城市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在摸索中。

近年我国城市“看海”窘况频现,引发了对城市水危机的新一轮关注和对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反思的热潮。在相关行业和学术领域对城市雨洪综合管理利用方面先进理念的呼吁和中央政府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态思想指导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并发布相关指南,全国各省市纷纷响应出台相关建设计划;这是我国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政策引导的城市理念后出现的新概念。本文致力于海绵城市的深层内涵的剖析,明确该理念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切实引导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解决我国城市建设的困境。

二、背景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迈入一个城市化的工业大国。快速城镇化引发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则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生态危机尤为突出。近些年,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屡遭暴雨而频现内涝灾害,如2010年广州“5·7”暴雨,2011年的南京“7·18”暴雨,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今年4月7日,长沙再现暴雨袭城,湘府变泽国,重启“看海”模式。内城“看海”的景象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众多遇难的生命和惨重的经济损失,雨洪问题已被推到了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面前,发人深思。然而,城市面临的水生态问题远不止洪涝灾害,还有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问题与之并存。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而人均水资源严重贫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南多北少”,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而水资源量仅占19%,可见水资源空间分布和水土组合极不平衡。目前我国每年平均缺水约500多亿m3,2/3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500亿元。与此同时,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生态环境,向有限的水资源环境任意排放污染物,导致我国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间,我国城市水污染事件多不胜数,贵州都匀矿渣水污染、三门峡水库泄出“一库污水”、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松花江重大水污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始反思城市雨洪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急切呼吁转变防洪减灾思路,与洪水为友,变废为宝,从过去单一控制转向综合管理洪水的生态型控制方法。

因此,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挥城市水生态服务功能,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被专业领域学者提出和推广,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三、概念发展


(未完,全文共14593字,当前显示14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