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学校特色教学管理总结

特色校园是如何建成的

“什邡市洛水慈济小学”原名“什邡市洛水小学”。|“5.12”地震前,学校由两所村点校、一所中心小学组成。师生员工1200名。2010年3月,学校搬进了由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捐建的新的校舍,更名为“什邡市洛水慈济小学”。新学校芳草茵茵、绿树成林,新教学楼巍峨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建筑风格和人文气息。“新学校、新面貌”。学校以搬入新的校舍为契机,提出了“创新学校管理建设特色校园”,实现学校高品质发展的目标。在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方式下,什邡市洛水慈济小学焕发了勃勃生机。

一、制教。运用各种法律法规,制定学校各种管理制度,管理校园。

原来的洛水小学有三个教学点,三个教学点的总面积不到13亩,村点校没有功能室,中心校的功能室也极其简陋,比如音乐室只有一台脚踏风琴。在原来的学校管理中,往往人情大于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随意性很大。2010年3月,学校搬入了由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捐建的新的校园中。新的校园各功能室齐备,各班增添了电脑、液晶点射、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学校也有原来的三所整合成了一所。学校的设施设备有了大的提升,且规模也有所增加,这就需要学校首先建立一套制度来管理,用来强行约束学校人员的行为,保证学校的基本运转程序,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制教”,也就是依“法”治校。这里的法既包括国家的宪法、法律,国家关于教育有关的方针、政策,也包括学校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制”教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

基本特征之一。

首先在国家“大法”下依法治校。学校不稳定,不和谐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处在没有严格依法办事,法律意识淡薄。学校搬入新校园以后,我校更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武器,强化以校治校,依法治校。认真做好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师生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自觉守法用法,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学校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制定精细的管理制度。面对新的校舍,学校整合的具体情况,我校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依据《中国爱生学校标准》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下,制定了我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用制度来约束人、规范人。如制订了学生行为规范要求的《洛水慈济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洛水慈济小学星级班级评比办法》、《洛水慈济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要求》,规范教师行为《洛水慈济小学考勤管理制度》、《洛水慈济小学师德目标责任》、《教师值周管理职责》及《洛水慈济小学高级职称评定办法》、《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使教师、学生的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新学校运行中,管理中的随意性减少了,讲人情的少了。师生们都能按照规章制度行事。

二、境教:

为学生的发展创设适合的环境,来达到教育管理目的。“环境能影响人、环境能教育人”。环境的教育首先是物质环境的教育,“学校的建筑要力求体现某种风格”;其次是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学校的形象、个性、风貌,往往通过校园精神文化表现出来”,学校正努力通过这两方面的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未完,全文共4596字,当前显示13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