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城中村改造引发的分家析产纠纷的法律分析

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引发的

“分家析产纠纷”

承办律师:朱启松

所在律师事务所:云南华恒律师事务所案情介绍:

余某家父辈居住于昆明市西山区某社区居委会第8村民小组182号,1991年,余母父亲老余和母亲江夫人在批准的宅基地182号上建盖了一楼一底(两层)房屋。老余和江夫人共生育子女三人,余某及余某两姐姐(下称:大姐、二姐),余某与郑某1995年8月28日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子小余。

1998年,老余、江夫人、余某、大姐、二姐共同签订了一份《房产协议书》约定:182号一楼一底(两层)房屋属于老余和江夫人所有。之后,余某一直居住在该房房屋。大姐、二姐分别出嫁,大姐出嫁在本村,二姐出嫁在外村,大姐在本村夫家已批得宅基地,二姐自家已购买商品房。

2000年,江夫人去世后,老余、余某、郑某、小余四人共同居住该房屋。

2007年3月,老余办理了该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权证》,土地性质为集体土地。

2007年8月,因该房屋被鉴定为危房,余某向相关部门申请重建。重建后房屋为5.5层597.85平方。

2010年3月,182号所处区域进行城中村改造,获得拆迁补偿156.22万元和回迁房屋一套(按拆迁补偿规定折价值56万元)。

达成拆迁协议后,余某办理了相关拆迁手续,按协议领取了30%,即48.8万元拆迁款并腾出房屋。

随后,因城中村改造,老余、余某、郑某达成《家庭财产分割及养老问题协议》一份,余某夫妇向老余支付50万元,老余的生活费不要余某夫妇负担,老余百年之后由余某夫妇负责处理身后事。2010年8月,老余以余某、郑某、小余这被告,向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10)西法民初字第3102号】

原告诉称:182号是老余和江夫人在批来的宅基地上建盖的,已经协议约定房屋为老余和江夫人所有,原告一直在182号居住。2008年,原告与被告余某、郑某共同出资加盖了两层砖混结构房屋,共同居住使用。2010年3月,房屋被告拆迁,被告余某向拆迁办谎称182号为其所有,办理了拆迁手续,领走前期款项48.8万元。请求判令:

一、依法分割回迁房一套(56万元)和拆迁补偿款156.22万元;二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法院受理后,依法追加大姐、二姐为共同被告。

本所接受被告余某、郑某、小余的委托,指派曾维昶律师、朱启松律师作为被告余某、郑某、小余的诉讼代理人。

接案后,我们对案件进行了专门研讨,进行了全面的法律分析,认为本案涉及以下法律关系:

1、农村宅基地管理(哪些人对本案182号享有权利);

2、拆迁安置补偿(多少款项可以作为共同财产分割);

3、遗产继承(江夫人已经去世);

4、家庭析产(家庭成员如何分割拆迁款项);

5、确认协议无效(原告与被告达成的养老协议效力)

经过调查取证、专门研讨、法律分析后,我们提出如下诉讼分析和解决方案:

一、事实问题:

1、房子于2008年经街道办事处批准由余某翻建;

2、街道办批准翻建时以该房宅基地为祖遗为由;

3、拆迁时,老余、余某、郑某、小余四人共同居住使用182号;

4、老余于2007年以家庭名义申请宅基地使用权证,家庭成员包括余某、小余,未列郑某;

5、江夫人(余某母亲)于2000年去世;

6、拆迁补偿以房地一体进行补偿:回迁房一套140平米、补偿款1562270.95元,包括超出规划面积部分全部补偿;

7、房屋无产权证;

8、追加被告大姐、二姐均已出嫁,且大姐在本村已有宅基地,二姐已购买商品房

二、法律问题:

1、宅基地的法律性质;

2、宅基地为祖遗,是否存在继承纠纷,以及追加两原告是否享有权益问题;


(未完,全文共4589字,当前显示14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