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对策的再思考
林立
(厦门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
当前,我国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尽管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收效甚微。其原因主要是现行对策存在着不足。应从提高对青年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整合力量,形成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加以弥补。还需关注和重视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失业青年的沟通,满足失业青年就业需要。
【关键词】
青年失业;对策不足;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
C9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36(2008)02-0136-
2005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对外公布《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在就业数量上,‚15岁至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为9%,高于中国目前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其中,‚失业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占72%‛;在就业质量上,‚青年就业质量相对较低,大部分青年就业无保障,工作不稳定,工作时间长,工资低‛。[1]青年就业是青年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青年不充分就业或失业将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另外,青年不充分就业或失业导致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将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尽管在青年失业问题上,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但从目前看来,这些对策收效甚微,我国青年失业问题依然相当严峻。因此,笔者拟对当前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对策进行解析与再思考,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既有对策存在的不足
(一)政府关注度有限我国政府虽未回避青年失业问题,但长期以来给予的关注却相当有限。尽管近年来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学界到政府基本上已达成将我国的发展战略由经济增长优先转向就业增长优先的共识,但遗憾的是,政府在关注失业问题上,往往将目光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身上,集中在‚4050‛人员身上,而对我国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失业群体,至今还停留在公众的视野之外。即便是现有的些关注也主要集中在近些年出现的应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上,尚未将焦点触及整个青年失业群体。学者孙立平将这一部分群体称为‚新失业群体‛,另有学者称其为‚2030‛人员,舆论界有时称之为‚啃老族‛。在孙立平看来,政府在关注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同时,必须予以青年失业群体足够的关注。因为,‚第一,在一些地方,‘新失业群体’的绝对人数已经超过了国有企业失业下岗人员的人数;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群体将会成为我国失业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2]由于他们普遍缺乏社会的关注与扶持,‚新失业群体‛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比下岗失业职工与‚4050‛人员更为不利的局面。因为,下岗职工、‚4050‛人员尚能享有政府给予的种种政策倾斜和优惠措施,但对‚新失业群体‛而言,其所能享有的就业优惠政策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失业群体‛是一个比下岗职工和‚4050‛人员更为弱势的群体。因而,政府在青年失业问题上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整个社会发展战略的考虑上,应更加强调‘面向下一代的发展’,切实改善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2]
(未完,全文共4419字,当前显示12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