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田园城市构想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命运

大野牛(学号:2011160232)

电子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邹某某

【摘要】

从新中国的成立后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了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乡村与农民现代化进程中沦为与现代化逆向的”非现代化“的存在,失去了土地的优势及话语的权力。这种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对中国迅速完成工业化,完成社会资本积累作用重大。但随着历史与社会的发展,这种社会制度的合理性逐渐丧失。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是现代的必由之路,只是这个道路艰难曲折的生存代价,由失去土地优越感又未得到城市认同的农民来承担。

通过单独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整体文化和价值观念在农村地域的扩散,从而使使农村社会中的产生的一些现象,以及衍生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命运。认为城市化进程中,现代乡村现状及命运基本由以下形式表现出来:1,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造成的“劳动力缺乏”,“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相关问题。2,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需要从农村攫取大量土地资源,造成乡村环境的破坏等问题。3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乡村文化等问题。4,城市化的背景下,乡镇企业的前途。

【关键词】

农村现象马克思恩格斯乡镇企业

一、乡村命运的研究意义

在当今中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同时,农村却患上了各式各样的“营养不良”,“食物中毒”等病症。研究一个国家的乡村的未来,是从国家以及国家的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呼吁各级机关与人员,城市在建设的同时。不能忘记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以及切身的关怀。城市化建设同时,要保证农村向着繁荣与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前进。所以,为了找到这样一条稳且快速的道路,研究乡村命运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二、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状况

(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造成的“劳动力缺乏”,“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相关问题

乡村劳动力的缺乏,解放后至“文革”结束以前,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消费的迅速膨胀,迫使着国家对农副产品采取强制性征收的方法,而工农业产品在价格与日益扩大的“剪刀差”,使强制性征收农副产品的政策事实上构成了对农民的“剥夺”,从而把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农业产值的积累压低到最低限度,这样的生存处境,给农民一种“勇气”,宁可外出打工,也不做出力讨不了多少利益的活计儿,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掀起"民工潮"。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目前离家外出打工3个月以上的农民已达1.4亿人,其规模比日本总人口还多一千万,而且今后还将继续增加。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进城市直接导致农村的劳动力降低,农村的自身发展受到限制。农村的经济来源基本来源于自然经济,而大量的劳动力外流,造成了耕地无人耕,插秧的时候没有人差,而现在的农村大多处于较薄弱的机械化生产,更多的实际劳作还是需要劳动力的。

乡村外流的劳动者多半是乡村里的精壮的青年人,同时也造成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局面。


(未完,全文共5698字,当前显示13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