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注会经验谈

一、总述

1,关于我。

我这次的成绩。会计79,审计75,财管78,税法75,经济法75,公司战略73,总分455。

一如我的风格,每科不会突出,但也不至于太低。我法学专业,大四一年准备,准备时间大概6个整月,每天大约8小时。复习进度与安排,我都会在后面详述。

2,关于cpa。

在我们学校,考cpa的只是很少一部群体。毕竟,对于法律学生而言,考这个折磨人的考试是需要计算性价比的。cpa对我们法律人而言,究竟用处有多大,我想,至少我是绝对没有资历回答这个问题。我考cpa,一小方面,是因为公司环境,更重要的,是我在年轻时,扩展自己的专业平台,是自己拥有一定的财会基础,为将来的综合发展作准备。毕竟,我不愿一辈子只懂法律。当然,考cpa对找工作帮助也不小,但是,一个证永远只是辅助,决定性的,还是自身能力。押宝在cpa,我觉得,付出可能会比收获更多。

3,关于新制度。

新制度相对于老制度的变化,网上评论很多。我这里很想强调一点,是新制度更重基础。

如果要分析我这次过6门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我认为,是书本看得细,看得透。新制度下,最典型的,是选择题比例上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除经济法和审计外,各科选择题都是50分,经济法更是达到了70分。选择题做的好,通过自然没有问题。因此,我觉得,新制度下,准备cpa更应重视教材上的基础知识。

4,关于复习方法。

我觉得这点很重要。之前看过一篇帖子,是一位2008年通过5门的牛人写的,他的方法是:逐个攻克。拿出一个月或者多些时间,专门看一门,将这一门学透,然后进入到下一科。为防止大量遗忘,在以后的每周中再做一套至两套试卷。5科都攻克后,再集中做模拟题,查漏补缺。我觉得这种方法也非常好。我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是反复循环。6科中,将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仍在一边(因为这两门并不需要太多理解,主要是记忆,内容也不多),最后

一个半月攻克,其他4门,在前4个半月,我基本上是每科安排一周(会计会超出一周,毕竟最难),到考试前,大概复习了4遍。每次复习侧重不同(我后面会说),总体看得很快,遗忘率也很高,但是由于看了4遍,经过反复记忆,知识点掌握得也很牢。最后一个半月,连同另外两科,再背+模拟题+查漏补缺,最后上考场。这两种方法,我认为都非常有效,因人而异。说白了,考6门,就是与记忆作斗争。

5,关于进度安排。

合理设计好进度,这也很重要。我在刚开始准备cpa时,便做好了复习6门的计划,实际执行时,虽然有所出入,但还是算比较符合预期计划。我基本上每科都复习了4遍,这是我大学复习期末考试养成的习惯。下面我简单说下我的安排,这个进度,我只是大概,具体科目我会在后面说明不同之处。

第1遍,听课,我没有会计基础,听课还是很有必要的(至于那些老师不错,我待会会每科细述)。我听课,基本上都是2倍速,效果挺好。在第1遍听课中,尤其是会计和审计,我的感觉是,大部分都不懂,听了就忘了,很听天书没有区别。当时,我信心严重动摇了,于是翻阅了网上的牛人贴,发现大家都一样有同感,于是还是坚持下来。希望各位在准备时,出现我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放弃,尽快很痛苦,但一定要坚持。

第2遍,看讲义,做题。这一遍,是我最花时间的一遍,大概花了一个半月,每天基本在10小时以上。这一遍中,我主要是构建框架,重在理解,因此,课本上很多细节,我都没有看,只看讲义上的重点。第2遍里,我开始做题,但这个阶段中,我错误率不是一般高,高得我没脸见人了。本着不让自己惭愧的精神,我开始看题,发现效果很不错。配合着讲义与看题,这一遍中,我大体上懂了,但是,很多重点(比如会计的企业合并)我完全不懂。这一遍中,题是帮助理解。


(未完,全文共6301字,当前显示15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