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改革开放30年银行业发展纪实

[11-0220:49]共有0条点评

据新华社11月2日消息,新华社刊发改革开放30年银行业发展纪实,全文如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近日陆续发布2008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工行实现税后利润930亿元,同比增长45.7%;建行实现842亿元,增长47.5%;中行实现599亿元,增长31.8%。

这是几份令世界惊异与称羡的业绩报告。但就在5年前,这些银行还被普遍认为是技术上濒临破产的“问题银行”。5年来通过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等重大举措,它们一跃成为具有广泛国际认知度的大型商业银行。

放眼改革开放30年,中国银行业更是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从一元银行体制到多种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存,从银行间无序竞争、高风险运行到有序发展、风险可控运行,从长期封闭发展到全面对外开放,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从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大型上市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三部曲”,成为中国银行业改革主旋律

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又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从其成立或恢复营业,到专业化发展,再到商业化改革,不仅贯穿于中国银行业30年改革全过程,而且始终是焦点和难点。

1978年1月,从财政部独立出来的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发行钞票的中央银行,又是受理居民、企业储蓄的经营机构。1979年3月,农行恢复设立,中行从人民银行分设;8月,建行从财政部分设;1984年1月,工行成立,承接人民银行所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

从此,中央银行与国家专业银行分离,四大银行分别在工商企业流动资金、农村、外汇和基本建设领域占据垄断地位,且业务严格划分。为促进银行业竞争,打破这种专业银行垄断的市场格局,1987年,交通银行等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运而生。四大银行的业务藩篱渐被打破,专业银行展开了企业化改革步伐。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1994年,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先后成立,接受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政策性业务,政策性金融开始与商业性金融分离。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将四大银行定位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1997年1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四大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不良贷款比例过高。清理整顿和加快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首要内容。随后,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1999年成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4万亿元不良贷款。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注资和剥离不良贷款并未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旧的包袱没能完全卸掉,新的风险还在不断产生,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截至2002年底,

四大银行账面不良贷款仍然高达2.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达25%,远高于5%的国际风险水平,加上透明度不够,一时猜疑四起,一些境外媒体和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作出四大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的判断。


(未完,全文共3867字,当前显示12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