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华龙区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对策

农民增收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农民收入增长仍然比较缓慢,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积极寻求农民收入健康稳定增长的对策和措施。

一、当前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最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就河南省来看,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农民大省,在农民收入方面表现的比较明显。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4.71元增加到4454.24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78.4%提高到93.6%,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显著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态势。2004年以来的五年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均超过7%,年均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额连续突破300元、500元、600元三个大台阶;尤其是2006年、2007年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两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民收入进入了增速最快、增幅最大、增长最稳定的阶段,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08年,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农民工返乡回流、外出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河南农民收入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2008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54.24元,比上年增加602.64元,增长1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增加额最多的一年。在2008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602.64元中,主要增长点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经营纯收入。2008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9.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半壁江山”。二是工资性收入。去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500.01元,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8.5%,拉动农民纯收入增长6个百分点,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转移性收入。去年全省农民获得的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人均为255.02元,比上年增加69.36元,增长37.4%。尤其是农民得到的补贴、救济金等转移性纯收入人均为202.02元,增加69.02元,增长51.9%,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力量。

二、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第一,农业结构不合理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的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一般性的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区域结构高度雷同,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当前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农产品供求矛盾由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而致使大宗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相对过剩,出现“卖难”和价格下降。


(未完,全文共3913字,当前显示12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