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解放思想是邮政可持续发展之根本

中国为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我们在讨论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之前首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所谓的先污染后治理到底是怎样的一条道路。

其实先污染后治理只是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诸多学说之一。该学说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由于经济,政治等各种主观客观因素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只有当环境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有可能有效地治理之前一流的环境问题,并认为先污染后治理具有客观规律性。该学说强调先污染后治理的客观规律性,并不是反对采取措施来治理和防止环境污染,而是指在当前现实状况下,环境保护无法与实际经济发展模式完全切合,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社会将忍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后果。

就我个人看来这是典型的妥协性处理态度,强调此案污染后治理具有客观规律性,必将导致社会放弃环境保护,放纵环境污染---因为这样处理是合理的,在他们看来。

历史地看,国外的环境治理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都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这种治理模式的代价高昂,也并不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规律。日本在回顾工业化历程时,认为“先污染后治理”给社会和公众造成的损害是惨痛的,所付出的代价比事前污染防治投资高10倍以上。一下所列举的污染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但足以说明环境污染至恶果:

国内:

1994淮河水污染事件

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

失。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

2003三门峡:“一库污水”

近年来,三门峡大坝上游一些企业的污水排放量有增无减,黄河附近城镇的生活污水也逐年增加,再加上由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退化造成黄河水体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使三门峡水库水质严重下降。2003年,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泄水呈“酱油色”,水质已恶化为v类,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库污水”。三门峡市区虽紧邻黄河,但市民们却不得不花钱购买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山泉水,“守着黄河买水吃”成为二门峡市的一大“城市景观”。

2004四川青衣江水污染事件

青衣江是四川省乐山市近40万市民的饮用水源。近年来,由于一些造纸企业不是偷偷排放大量工业污水,已经使青衣江开始受到污染。2004年12月下旬,青衣江水面出现了大量的白色泡沫,并散发出一阵阵冲鼻的碱味,水质严重告急,周边的自来水公司也因生产达标饮用水的难度加大而濒临停产。如果污染继续加重,将使乐山市中区面临25万人断水的局面。

2005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未完,全文共3767字,当前显示114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