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在“三农”方面凸显三大问题

浅谈我国三农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始终不会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会愈加明显。因此,认真研究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对于保持农村稳定,推进农业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学艺认为中国的“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问题。总的来说,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已经实现了保证有效供给这个主要目的。但他同时指出,农业问题并没有一劳永逸地从根本上解决,考虑到土地,水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利等其他基础设施不理想,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科技系统不健全,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等诸多不稳定因素,主要靠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生产,生产效率和商品率低下的现状离现代化农业目标还相差甚远。

2、作为“三农”核心的农民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民人口众多,至今我国仍有9亿多农民;农民仍然贫苦的,收入来源少,负担沉重;职业分化速度加快,收入分化同样很严重,并且差距逐渐拉大,贫困农民和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农民绝对值仍然很大;农民太弱,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经营权得不到保护,诸多的不公正待遇无处抗诉。

3、农村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基层的政权架构上不在适合小农生产格局,也就是农村的上层建筑不在适应农村的经济基础,农民负担重,干群关系紧张导致农村社会不稳定。陆学艺对“三农”现状问题的分析是很全面的,一言以蔽之,“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1、贫富差距加大,农民收入低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的收入增长较快,一部分农民脱离了贫困。但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增收乏力,贫富差距逐渐加大。贫富差距加大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31个省份所属32个县市的2万多个农村家庭调查,低收入(年均纯收入1千元以下)和中收入(年均纯收入1000-1999元)组占到54.2%,这部分人是21世纪中国的贫下中农;按世界银行的测定标准,中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是在农村。

2、干群矛盾难以缓和


(未完,全文共3078字,当前显示9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