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试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思路

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如何有效拉动农村的消费需求,核心的问题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这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支持和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从目前马龙县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地农民的金融需求还没有真正得到满足。只有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突出农信社的主导地位,才能把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支持落到实处。为此,农信社要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

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困难

(一)金融服务价格与成本不匹配

当前,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农业经济的基本经营制度。因此,从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看,以家庭为代表的农户依然是农村金融需求最重要的主体。然而,以家庭为代表的农户的信贷需求,具有季节性、分散性、多样性和规模小的特点。为了适应这些特点,提供农户信贷需求的金融机构,必须广泛布放营业网点,方便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资金需求,同时,在贷款集中发放时,还要增加相应的信贷人员。小额零散的农户贷款,增加了农信社的经营成本和风控难度,农信社发放农贷的经营收入,大多不能抵补信贷投放成本。

(二)农贷领域信息不对称

由于农贷业务的特殊性,非农贷业务中常用的信用风险防控措施,在农贷领域难以发挥作用,加大了农贷经营风险。贷款发放时,由于农户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和收入、支出、资产等单据,农信社难以估计农贷的潜在风险。贷款发放后,农信社难以获得农户经营活动的私人信息。在农信社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农信社很难依照一般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进行操作和防止农户违约风险。

(三)缺乏有效的贷款抵押担保


(未完,全文共2838字,当前显示85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