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支持政策(1).
2004年第1期税务与经济no.1jan.15,2004(总第132期taxationandeconomy(serialno.13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思维刘力臻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
要]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造,国家曾经制定和实施过一系列的变革措施,然而却没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与传统体制及观念彻底决裂,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
[关键词]东北;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中图分类号]f4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制定和实施过
三年脱困”、
“企业减负”,规划没少做,钱没少花,,,大部分国有企业依旧困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喊了十几年,。原因何在。从制度上看,上述种种改革措施,都是对传统体制的修补、扶植、输血和输氧,而不是对传统体制的最终突破和经济体制上的真正转轨。从思想根源上看,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东北必须与传统体制及观念彻底决裂,建立和完善市
场制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
一、赋予“国有经济”新内涵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有着本质差异。前者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微观主体,企业从属于各级政府,整个生产的组织仰仗国家的经济计划,并由各级政府直接部署、管理和经营。因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必然是通过国有企业、国家直接管理和经营企业加以体现的。它的最大弊端是缺少内在的发展动力、低效、体制僵化及由此导致的供给严重不足,物质短缺匮乏。后者以产权明晰的私人企业、合资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为微观主体,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技术、各种产权、各种资源等均由市场调节和配置,并在其要素的自由流动中,在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优化配置,以保证各种稀缺资源始终能够被最能加以有效利用的经济主体占有和使用,从而使经济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失灵、失效和失败之处,主要表现为“外部性”、“公共产品”、
“垄断性”、“不确定性”、“贫富两极分化”、
“生产过剩造成的资源浪费”、
“经济过度波动”等等。随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古典体制”,向加入了政府干预机制的市场经济“现代体制”的过渡,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及适度干预成为克服市场失灵的重要机制。在市场经济“现代体制”下,国有经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主要通过以下七个方面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构加以体现:(1国家税收和国家支出;(2国家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调控,以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平稳增长;(3政府在大企业适度控股;(4资产社会化、共有化、多元化的产权结构;(5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6健全的经
(未完,全文共5025字,当前显示12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