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十二五”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绥阳县大路槽乡大路槽中心学校:罗思扬罗亚红
[提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国教育带来重大变革,尤其在“十一五”期间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优化,缩小了城乡之间的鸿沟,实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分析了“十一五”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现状,研究了影响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因素,探讨了在“十二五”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十二五”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十二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我们读到了这样一些话:“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育信息基础建设,完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创新信息化教育与管理方式,加快教育现代化试验城市建设„„”这些对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新目标、高要求着实让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们精神振奋。但回头看看我们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使人不容乐观。虽然在“十一五”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但城乡教育之间的“数字鸿沟”、“文明鸿沟”依然存在。而今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正日渐突显,并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作出正确的分析,为其发展献计:
一、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从无数的事实我们可以知道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城市学校相比已经错过了一个阶段,其主要表现在:
1、基础设施装备落后
目前多数农村学校不具备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条件,尽管近几年来在
各级政府的关心下,镇(乡)、村各级学校先后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和教学设备,但镇(乡)一级学校人均拥有计算机台数约2%,村级学校还不足此数,信息技术教育课无法全面开展,有的教师即使制作了课件也因缺乏设备而无用武之地;其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还较落后,许多地方网络的延伸还没有到位,严重影响了教学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教师更难接触到优秀的教学资源。
2、教师运用能力欠缺
农村学校基本没有具备信息化建设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信息技术课教师严重缺乏,一般教师也不具备教学课件的开发能力。以大路槽乡中心小学为例,只有个别教师的实际运用水平接近城市教师的平均水平;而村小教师的实际运用水平都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因此,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师资问题,其课也只是个摆设。
二、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氛围的差异性,影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很多。对于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村来说,除了投资力度不够、教育观念陈旧、教学资源缺乏等基本影响因素之外,我认为学校教师的培训及学校的文化氛围也应是影响农村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1、学校发展经费捉襟见肘
(未完,全文共3460字,当前显示11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