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大安市大岗子镇中学副校长:张跃东荆海英

【摘要】

柏拉图说过。“音乐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还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教育是通过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的美学教育,它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情操的养成等都有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有关人员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本文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以与同仁商榷。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和谐社会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音乐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它以音响作为表现手段,作用于人的心灵,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触动人们的思想感情,引发人们的想象与联想,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和熏陶。音乐在提高人们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

根本上转变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音乐教师素质低。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我从教十几年,我校没有一位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只能靠有这方面爱好的教师担任,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有的学校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未完,全文共3298字,当前显示10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