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地方机构改革启动 基层可设综合性机构

有关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文献综述:

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与对策

【参考文献:领导科学2011年05期王振海;刘文俭;青岛行政学院;青岛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

根据此篇文章,与前四次改革相比,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具有的鲜明时代特点:

特点一是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机构设置方面,中央对机构具体设置形式、名称、排序等,不统一要求上下对口,有条件的地方课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合并一些职能相同相近的部门,甚至允许一个部门对应上级几个部门。

特点二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机构改革在职能定位、理顺体制、机构设置、责任界定、层级分工等各个环节,都紧紧围绕并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突出强调地方政府要更好履行职责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特点三是责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要求,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其承担的责任,要通过“三定”(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工作,实现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推动责任政府建设。

特点四是首次提出机构编制备案制度个层级调剂制度。中央要求,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和备案制度。改革过程中,人员编制虽然总额不得突破现有规模,但是在同一层次内,可以根据职能的调整,对人员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实现有增有减,优化结构;如需跨层级调整必须按程序报批。这在历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首次,是针对新一轮改革的特别创新之举,充分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推进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要体现:

1、城乡一体原则。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应当遵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在机构设置和职能整合上要体现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劳动就业的统筹,以更好地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2、满足需要原则一要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满足利益多远的需要(充分考虑地方利益、地区利益、行业利益、阶层利益的平衡,既要构建合理的利益配置机制,又要防止追逐违法利益);四要满足技术发展需要(转向建设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政府,整合政府资源,再造工作流程,减少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

3、统筹兼顾原则。统筹兼顾职能设置、权利配置、府际改革(即统筹上下级政府机构改革,以利于形成上下合力1。使得行政成本1+12)各种内外上下级关系。1石亚军,施正文.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8(2):9-11

4、系统整合原则。整合职能、权责、机构(“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前有部门,分清主次责任,避免职能交叉重叠,政出多门;着力解决权责脱节、、推诿扯皮等问题”)、机制

5、制约性协调原则一是政府整体和部门之间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制约性协调;二是部门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制约性协调三是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制约性协调

6、分步实施原则

一、总体设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形成包括市、县及乡政府近期元气改革目标的整体方案

二、分类分层对待,对省、市、县、乡政府改革和不同类型机构的改革,既要明确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照顾到各层级和不同类别的不同特点三是要稳步推进,尽可能减少改革多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消极成本

推进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对策思路

1、以中央的总体战略部署新一轮的对策思路。(中央下发的《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的八个方面)


(未完,全文共7564字,当前显示14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