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以核心价值观为青春导航

以诚信为基础夯实核心价值观

内容摘要。“诚信”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具有内生外化的结构和效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应该成为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必定会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创造更新的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诚信不仅是对个人道德涵养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倡导和培育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既是党应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的重要举措,也是通过社会伦理规范对接主流价值体系以凝聚社会共识的一次尝试。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诚信不仅是一个基本的伦理概念,更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品质。诚信之义要求人们待人处事真实诚恳、以信取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诚信缺失呼唤诚信的价值回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人也走上了富裕之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也有一些人迷失方向、失去自我。比如有人无视基本商业信誉,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发布虚假信息;有人违背经济活动基本准则,言而无信,视合同为儿戏,甚至订立虚假合同;还有人罔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食品、药品生产中丧失道德良心,偷工减料,谋财害命。一些政府部门和干部,也出现政出多门,令行不止,主观随意,暗箱操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现象。社会上也有一些人造假成瘾,办假文凭、假证件,提供假发票、假彩票,考试作弊,偷逃税款,骗取保险,假球黑哨等等,不一而足。这说明,在社会转型期,诚信的缺失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诚信的缺失给经济生活和社会风气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如果造假能获得利益,诚信者却处处吃亏,往往会引发人们效而仿之,造成社会诚信度失衡;因为诚信不再,失信成风,就会导致人们互不信任,相互提防,相互欺骗,造成社会诚信度下降,社会道德风险加大,最终使人们对政府失去信任,对社会丧失信心,影响和谐社会的建构。更为重要的是,诚信缺失还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声誉和国际竞争力,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沃尔芬森曾说:“中国加入wto后,如果不严格遵守诚信、透明的原则,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将会丧失。”这段话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呼唤着诚信的价值回归。

诚信价值观的多维结构分析


(未完,全文共3007字,当前显示9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