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小学自然“课型与教法”研究

1982年,随着新大纲的颁布与新教材的使用,全国许多地方先后进行分课型研究新的自然教学方法。湖北省教研室在广泛开展新教材适应性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观察课、实验课、科学考察课、科学讨论课、解暗箱课、逻辑推理课、技能训练课、创造性思维课”8课型教学。此外,上海市和江苏金坛县的8课型和9课型划分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这些课型的划分对自然教师分析课型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我们在实践中也看到,这些课型的划分标准不一,给教师准确地把握课型特点带来一定的困难。8课型或9课型中,有的是按学生获取事实资料的手段或方法分类,如观察课、实验课、科学考察课;有的是按思维品质分类,如创造性思维课;有的是按思维方法分类,如解暗箱课、逻辑推理课,而技能训练课既可以说是按教学目的分类,也可以看作是按获取知识的手段分类。我们认为,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探求知识的认识过程,依据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来划分课型,似乎更能反映自然教学过程的特点。为此,我们把自然课划分为“观察课、实验课、科学考察课、科学讨论课、技能训练课”5种课型。一种课型反映学生一种“搞科学”的方法模式,它们共同构成学生学科学的方法体系。

二、对“5课型”的实践与认识


(未完,全文共2258字,当前显示53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