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管理

浅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现象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从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成因及控制策略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字:青少年犯罪;现状;成因;控制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尚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即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年龄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统称。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也包括成年人的青年犯罪。

一、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一)、犯罪率显著上升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益上升。据相关统计,1950年至1959年,青少年犯罪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0%。但是,1979年以来,不断上升,保持在70%左右,1986年青少年犯罪占同龄人口比例的12.5%,占刑事犯罪总数的72.5%,1987年则达到76.8%。1990年全国青少年犯罪总人数为82万,从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青少年犯罪人数在平均以14.18%的速度逐年上升。②①参考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刑法》第十七条第

一、

第二款

②数据来自《北京晨报》2007-01-11

(二)、犯罪行为呈现出组织团体化、年龄低龄化、手段暴力化

青少年违法犯罪多数是以组织的团伙形式出现,这是由于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条件尚处在相对较薄弱的时期,多人聚集在一起并进行必要的分工,使其犯罪目的更易达到,从而逐渐形成一些较为稳定的团伙组织;近年来在法院审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不满14岁的青少年犯罪人数在逐年增多,甚至有些少年从小学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此外,青少年实施犯罪的手段日趋残忍,往往造成严重后果。主要表现在抢劫,故意伤害,强奸等恶性案件上,大多数青少年在犯罪前往往没有充分的考虑和策划,只是在产生犯意或受到刺激后一时冲动,不计后果的实施犯罪,因而造成恶性犯罪的出现。

(三)、犯罪动机的突发性、荒诞性

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突发性强,一般没有事前的充分考虑和酝酿过程,只要受到某种影响和刺激,一时冲动,就可能突发犯罪,酿成恶性犯罪。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未成年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好胜猎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他们有的是简单地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和情节,有的是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作案的犯罪伎俩,有的是同学或朋友间所谓的争强好胜,显示自我的天不怕地不怕而犯罪,往往因为一些荒诞的原因而构成犯罪。

(四)、青少年犯罪中存在的其他一些趋势

1.女性犯罪数量和范围逐渐增加,其中情感问题占主要部分

2.毒品犯罪日益严重,据国家禁毒委有关数据显示,至2004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79.1万人,比2003年上升6.8%,在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人员占70%


(未完,全文共4220字,当前显示13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