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都面临着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处于非常态下的危机情境中,我国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共危机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为此,要增强危机意识;建立处理危机的权威机构和相关体制,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性;完善信息机制;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修正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防止出现虚假治理。

关键词:危机;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机制;政府绩效

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1)危机预防与管理机制缺失

在“sars”事件之前,我国根本没有系统地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因此,危机预防与管理机制缺失问题在“sars”公共卫生危机期间集中暴露出来,比如政府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预防战略和政策规划;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训练、组织保障;缺乏整合和协调的机制,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欠缺;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沟通机制,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缺乏制度化的财政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与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的合作有待完善等等。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公共危机预防与管理观念欠缺,应付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民众缺乏必要的危机应对培训,面对突发事件容易产生心理紧张,甚至是群体性的恐慌,从而使个人和整个社会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应对能力降低。(2)危机发生时反应不及时

反应及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一要则。由于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威胁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反应迟缓必然加重危机状态。美国9·11事件中,在遭受恐怖袭击后45分钟,布什总统就发表了电视讲话;2003年美国东北部发生大停电后数分钟之内,美国国防部就迅速作出反应,半小时后纽约市长就召开记者会。在日本福冈地震发生后不到1分钟,电视屏幕上端已显示出地震震源、各地区震度以及有无海啸等信息;灾害发生30分钟内,政府各部门就在有序应对地震灾害了。相对而言,我国在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反应是比较迟钝的,例如2003年“sars”事件之初,政府不仅没有反应,甚至掩盖事实真相致使事态进一步扩大。2005年因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着火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但从爆炸发生到哈尔滨市宣布停水有整整10天时间,国家环保总局的污染报告记录却始终为零,而松花江沿江的各地各级政府均未采取任何有效应对措施。1600(3)危机应对的方法不科学我国过去一直采用分部门、分灾种的单一灾情的救援体制和危机管理模式,大规模地区性自然灾害迄今仍使用“人海战术”,投入最多的是部队,没有完全建立处理不同危机事件之间的协调机制。在公共危机的应对方法上,政府有关部门由于“责权利”等诸多因素,“金字塔”式的行政权力结构使得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往往采取上级拍板的处理模式,即事件发生后先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报告,上级部门和领导在了解情况后拍板如何处理。相对而言,美国等发达国家应对公共危机的方法则更为科学。美国政府于1979年成立了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直接向总统负责,报告并处理灾情。多年来,该机构已发展起一整套“综合应急管理系统”,以应对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天灾人祸。“9.11”事件发生后,该系统迅速启动,美国联邦政府的核心应对部门和相关支援部门都迅捷有序地采取措施全力开展救难工作,相互交织却有机协同,把恐怖袭击的伤害降到了最低限度。由此可见,科学的应对方法和策略是化解危机的关键。一旦多种危机事件并发,危机应对方法的不科学则可能会使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政策不能很好地得以贯彻实施,从而导致政府处理紧急事务的效率低下。(4)危机事后恢复不力


(未完,全文共5202字,当前显示14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