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乡村两级债务的成因与化解对策的探讨

浅议乡村两级负债的成因及对策

当前,巨额的农村乡镇债务已经像一座大山,压得农民和基层干部喘不过气来。乡村两级负债范围之广,数目之大,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据国家权威部门调查得出的保守数据,全国乡镇一级政权,目前负债2000亿元之巨,覆盖面最广的是中西部地区,60%以上的乡村负债,平均债务为400万元,村组负债的比例更高。深入地分析乡村负债成因,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基于此,我们从2005年初开始,对xx县的乡镇债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乡镇债务形成的原因

××县辖17个镇,625个行政村,人口139万,其中农业人口98万,耕地170万亩。2004年,全县镇级债务总额为1.4亿元,其中金融系统贷款占50%,单位借款占12%,个人借款及其他占38%。乡镇平500万元,其中债务超过千万的有四个。625个行政村债务总额为6.9亿元,村平110万元,其中金融系统贷款占30.4%,单位借款占2.9%,个人借款及其他占66.7%。村级负债总额超过3000万元的有六个镇,最高的××镇达6000万元,尤其是近三年来,债务的增长十分惊人,2004年全县村镇两级债务与当年财政总收入的比率已达4倍以上。当前镇村两级形成巨额债务的原因如下:

1、经济欠发达,财政拮据,为保证正常运转而形成债务。虽然我国工业化步伐日益加快,但广大农村地区的工业经济还不够发达,财政来源的大头在农业。在缺乏工业支撑的情况下,绝大部分乡镇财政只能保"吃饭",不少乡镇甚至成了"饥饿"财政、"空壳"财政。如××镇每年仅支付干部教师工资就需1200多万元,而该镇一年的可用财力只有600多万元,仅发工资一项就缺口600多万元,只有借债度日。

2、上级层层加压,硬性达标带来巨额债务。上级规定的达标项目很多,并且大多采取"下硬指标,定硬任务,结硬仗"的办法。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乡镇和村组只好举债达标。如按照上级关于减轻基层报刊负担的精神和下达的任务,××县2004年党报党刊共需500万元,而按政策规定,报刊费不能超过"三提"管理费的4%,镇村两级用于公费订阅的报刊资金只有110万元,缺口的400万元只有靠负债来弥补。全县村级负债的6.9亿元中,有1.3亿元用在了"达标"建设上,仅"普九"建设一项,村组就背上了8500万元的债务包袱。

3、部分领导追求政绩,超前建设,增加了债务。前些年,有的乡镇不顾本地财力和群众承受能力,为追求政绩,不惜高息举债,盲目上项目、铺摊子,兴办的项目、企业等或因达不到规模,盲目重复建设等问题而搁浅;或因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落后、技术不高等原因而破产、倒闭,给农村丢下了一个又一个烂摊子。当然,这中间也有决策失误增加债务的成分。前些年一些地方出于发展经济、壮大财力的良好愿望,兴办各种集体企业,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却由于当时人才、信息、技术、管理、市场变化等原因,一阵风吹过一场空,留下一堆高额投资债务。××县前几年仅用于兴办企业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就分别负债5800万元、4200万元。


(未完,全文共4163字,当前显示12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