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风险投资潜规则

政府客户挑选规划公司的五条潜规则

(2010-01-3122:39:29)

政府客户一般都是旅游局,也有一些是各种类型的管委会,政府客户的规划经费是由公家出的。旅游局也好管委会也好承担的只是一个中间商的角色。

依照我们的国情,政府总是处于强势地位的,跟政府打交道就不能纯粹当成一桩生意在做。政府的钱说好赚也好赚,说不好赚也不好赚。好赚体现在政府一般价格高,项目一般不会半途而废,回款还是有保证的。不好赚体现在政府把规划当做一个施政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买一个方案,追求规划的附加价值,这里牵连到主事单位譬如旅游局对政府的责任还有和同级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处理甚至主要领导的一些想法要求。

政府部门挑选规划单位最大的出发点就是没有风险,甚至可以说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虽然现在都通过招标的方式来挑选规划单位,但首先那些硬性的招标条件就拒绝了一大批或许有真材实料但是某些硬件不够格的单位。然后,一些规定的商务条件又要pass掉不少的规划单位。实际上,能够最后入围的全国也就那么几家单位。名气并不意味着实际的能力,尤其是工作的态度,旅游规划这个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化,真实水平和能力已经让位于品牌包装了,这当然是无可厚非,市场经济该当如此,学院派为什么失去阵地,并不是个人能力和水平较量不过,实在是综合保障方面无法跟企业pk。当然,话又说回来,合作过后的感觉如何,只有甘苦自知啦。

政府挑选规划公司占据着主动的地位,因为经费不是最重要考虑的,又缘于对风险的规避,政府客户的选择面比较集中,主要有这么几条规则:

1.名气大的牌子响的。这类或者是科研院所或者是几家比较有知名度的单位,选择这样的单位风险低呀,即便项目做砸了也有个说法,比如选得是北大的或者清华的,光这牌子也无法让人追责于主事者呀。

2.有政府背景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与省一级旅游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说是省旅游局的下属企业也不为过,这些企业一般都依靠政府行政力量或者个人关系承接一些规模不大影响也不大的县级以下和小景区的规划。

3.规划单位不仅要有承接项目的技术能力,最好还是要有比较可观的社会关系,或者政界资源,或者商界资源,或者人脉资源,比如选择北京的单位需要能帮着跑跑国家旅游局的路子认认门路要点资金,选择上海的单位冀望能介绍一些优质的投资商资源。甚至是规划单位能否组织个“腕级”团队,这样主事者也会比较有面子,好给领导有交待,至于到底是不是这个团队来做规划,而且团队搭配是否合理,这倒是在其次。

4.东部发达地区的政府客户普遍开始以能力压过名气选择规划单位;中部欠发达地区在名气与能力之间寻求平衡;西部落后地区还比较盲从于名气

5.政府客户选择规划单位比较集中,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规划实力最强,是政府客户的首选,基本上东南西北通吃。上海也是相当一部分政府客户的首选尤其在华东地区。还有些较为特殊的现象,某些省份比较排外,针插不入水泼不进,倒并不是因为当地规划单位实力如何,深厚的人脉业源关系使然。

跟政府打交道,技术能力固然重要,但综合实力更为关键。政府的项目,并不是针对某个人某个单位,而是牵一发动全身,涉及到不同层级不同部门,政府客户希望规划单位能够帮着他们来应付,规划水平高低有时候真不重要。

企业客户挑选规划公司的五条潜规则

相比政府客户来说,企业客户更难缠一点。政府客户的钱反正是公家的,给谁都一样,主事者从政治风险上考虑,尽量找名人名企,预算越多找越大的牌,预算越少也要尽量找些有点名气的,以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所以,政府的客户钱花得越多,但不一定能够拿到相称的成果。国情如此。


(未完,全文共4636字,当前显示14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