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第二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和节庆、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五大类。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增强。二、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资源现状大连不仅拥……查看全文>>
字数:3048下载WORD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查看全文>>
字数:2866下载WORD

【摘要】工业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教、旅游等价值。由于城市化加速发展,工业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度开发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吉林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省工业遗产的特征、旅游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吉林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几点对策,以促进吉林省工业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关键词】吉林;工业遗产;保护;旅游利用吉林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80年代初。解放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吉林工业以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为主,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生产力低下;解放后,国家大力支持,经过多年的建设,吉林工业逐渐发展壮大,在这样的工业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众多反……查看全文>>
字数:3691下载WORD

一、文化遗产保护同宪法的关系作为一种共同体的精神理想,“文化国家”的理念古已有之。“在古希腊罗马时,认为国家、宗教与文化是合而为一的。就此而言,国家是与文化相结合而交错的,‘文化国’思想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即已存在。这个思想与希腊民主及罗马共和的源起一样久远。也就是说,比起近代宪法的法治国与社会国思想的兴起,‘文化国’在国家思想史上早已存在,文化与国家关系在欧洲的发展相当密切。”[2]85但是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制社会当中,文化一体的“一体”却往往是建立在“一家一姓”基础之上的“一体”。那种自上而下的专制政治权力所造就的也只可能是一种人的精神“一元化”的文化一体。只有当历史走到近代以后,……查看全文>>
字数:4281下载WORD

摘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进行旅游上的开发和利用,既能推动经济发展,又能促进文化保护。国家亟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旅游法》的基础上,适时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条例》这一单行的旅游行政法规,调整、规范、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可以说,我国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条例》,不乏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具体立法建议包括:宣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立法宗旨及原则;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义务及责任;确定相应的管理体制;全面规定扶持措施;合并规定奖励与处罚事宜。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行政法规;立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依《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之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查看全文>>
字数:5347下载WORD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路径的选择不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策选择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性质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的双重利益关系,从而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路径选择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即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应当兼顾和协调公法保护和私法保护的关系。【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公法保护;私法保护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各国对于应当选择何种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达成共识。在已有的相关实践中,有的国家侧重公法保护,有的国家侧重私法保护。究竟哪种法律形式才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充分有效的保护,不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策选择问题……查看全文>>
字数:8670下载WORD

20xx年度**市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xx年以来,我们**市根据上级文化部门的统一部署,从本市实际出发,对我市文化渊源深厚、地方特点独特、保存价值较高的“吕四渔民号子”、“十番锣鼓”、“评弹北调”等非物质文件遗产项目进行深层次的调查、挖掘,对相关文化遗产项目的起源、流传、发展、现状以及这些项目所包含的种类、所具备的特点等进行比较系统的收集整理,在承救、还原、再现这些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对我市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普查计划。20xx年初,省和南通市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部署以后,我市立即进行了重点的研究部署,专门成立了以……查看全文>>
字数:3113下载WORD

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xx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xx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XX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民俗文化独特。全市现有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其中国家级3处(9个点)、省级13处、市级31处,馆(库)藏珍贵文物1225件,26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故居,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南宋安丙家族墓地,“蜀中第一塞”——宝箴塞,川东北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落——褒先寺,南宋至清代石刻群——灵宝山石刻等都在我市境内。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发展……查看全文>>
字数:2047下载WORD

我县自北宋熙宁六年(1073)始有行政建置,至今已有近一千年的发展历史,其文化具有鲜明的涉海涉渔性。“因海而生、因海而成”这种与大陆农耕文化不甚相同的海洋文化和人文传统,是我县文化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海岛特有的传统文化记忆,是振兴乡村、繁荣渔村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及主要成果(一)开展非遗普查和申报评审。经非遗普查,全县共录用线索2098条,有较高文化、历史、科学价值的代表性项目728条,截至2017年9月,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渔歌、海洋动物故事、**海洋渔民服饰制作技艺4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另有市级名录……查看全文>>
字数:2340下载WORD

九月下旬,盟政协副主席**带领**政协文史委、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人员,深入到**、**、**和**县等地,对全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地区,有多个项目在国家、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非遗”项目的发源地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被录入世界人类“非遗”名录“蒙古包营造技艺”1项;国家级“非遗”名录“祭敖包”、“那达慕”等13项;自治区级“非遗”名录“乌珠穆沁长调民歌”等99项;**级“非遗”名录152项;旗县(市)级“非遗”名录302项……查看全文>>
字数:5350下载WORD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是我县建设城乡统筹的生态经济示范县的重要软实力。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安排,3月中旬至4月初,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教科文卫工委、县文化委、文管所、文化馆等单位负责人和部分县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先后到文化委、县博物馆、非遗馆、三峡文博园等部门和展馆,凤鸣镇彭氏宗祠、耀灵鸣凤书院、盐大路、清水刘孟伉故居、云安古镇、老县城遗址、旧县坪遗址、谭佑铭故居、程德全故居等文化遗址考察调研,听取相关部门、人大代表、社会文化人士等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建议。与此同时,……查看全文>>
字数:5920下载WORD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全面布置,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落到实处。我市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狠抓落实。一是层层落实责任,多方争取支持,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先后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明确各部门各科室的职能及相关责任人职责分工。二是完善和健全相关组织,2005年我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2013年8月,鉴于人员变动和工作分工调整,重新调整了组成人员,分别由市文化局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社文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主任,积极向上争取,落实专项经费、调整充实了三名新同志,加强人员力量匹配、所需器材设备得到有效保障。三是精心谋划、科学制订普查工作方案。今年以来……查看全文>>
字数:1767下载WORD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元价值,代表着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20世纪中后期,随着全球一体化加强,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流变或消失,有些甚至被严重滥用。我国56个少数民族皆存在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其保护方面,由于法律权利的缺失,观念的淡漠,政府和民众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均呈现冷热不均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对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2011年我国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成为该领域的基本法。文章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的严峻形势与问题出……查看全文>>
字数:6221下载WORD

【一】a:尊敬的各位领导b:各位来宾c: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锣鼓声)a。六月,是孩子的节日,天真无邪,美丽盛装。b。六月,是热情的国度,气流如火,欢快奔放。c。六月,是放飞的季节,十年寒窗,莘莘学子。a: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世界文化遗产日,小店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在音乐广场、隆重举行主题为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小店区第七个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b。这既是对世界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大力宣传,也是对小店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c:今天有幸请到的领导和嘉宾a。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的精神高度,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对传承中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作用。b。文……查看全文>>
字数:7565下载WORD

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发生的那场由纳粹德国及其亚洲搭档军国主义日本制造的人类空前劫难中,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遭受了最深重的苦难。如果说要对二战期间犹太民族的苦难负全部罪责的是纳粹德国,那么,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苦难的是日军的入侵。“731遗址”作为那场战争的遗留物,是当年日军在我们国土上的一个驻军地,而且是一个拿我们的同胞作人体活体解剖和鼠疫病毒实验的秘密基地。这样一个实施野蛮罪行之所在怎么会跟文化攀上了亲,成了要拿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宝贝,而且提出申报动议的竟是我们这个曾深受其害的国家。二、“文化”范围无边。要够得上“文化遗产”,至少得在文化范畴之内。犯罪现场在这范畴内吗。诚然,“文化”概念一向有……查看全文>>
字数:1986下载WORD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了解端午文化。: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导入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查看全文>>
字数:1544下载WORD

【一】传承国粹精神弘扬中医文化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以座谈会的形式,纪念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追寻中医药文化之根,审视中医药发展现状,畅谈中医事业发展未来,坚定做大做强中医服务品牌信念。首先,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应邀出席这次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新余卫生事业、尤其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关心、支持与厚爱。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在纪念文化遗产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市中医院举办传承中医国粹精神,弘扬中医文化主题活动,邀请国家级名老中医来新余讲学,开展大型健康义诊。我认为,搞这次活动,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意……查看全文>>
字数:11252下载WORD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开展旅游的一项重要课题,但是需要清醒的认识一点,为了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寻找一条科学有效的保护路径。所以如何利用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要探究的关键性议题。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意义与价值(一)宣传、促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是旅游形象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也是旅游的重要策划要素。当前的社会发展要求以形象为发展核心,因而文化成为形象的重要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成长在一定的地域背景,反过来支撑该地域的旅游文化。一个优秀的旅游目的地在树立自己旅游形象的前提下,如果能够融合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收到更好的旅游效果。同一时间在开展旅游策划、宣传……查看全文>>
字数:2918下载WORD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ourismhasgraduallybecomeanewformofculturaltourism.thispapermainlycollectsthedatafrom2015to2006,usesucinetsoftwaretoanalyzethedevelopmentstatusof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ourisminthepasttenyears.theanalysisfindsthat,theresearchemphasisoftheinta……查看全文>>
字数:5088下载WORD

摘要。本文概括了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并分析了目前产权制度的特点。认为目前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重点不是如何强化法律和完善制度,而应该在于如何考虑遗产地原住居民的利益诉求,从而构筑完全的产权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众参与作为替代性制度安排的优越性。关键词。自然文化遗产;产权结构;制度变迁。一、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产权制度变迁。产权领域的学者普遍认为,产权是关于财产的一组权利,而财产权利束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权。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产权结构则是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产权中各项权利束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搭配和组合。而从历史的范畴来……查看全文>>
字数:4903下载WORD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